翻新时间:2023-08-0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孩提时代的情趣。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⑵ 揣摩本文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了解作者的生活情趣。
2、难点:
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鲁迅是一个中国老百姓都非常熟悉的文化名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历来被世人所传颂,提到鲁迅,我们会深深地被他刚毅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今天当我们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朗读课文。
2、纠正字音。
3、出示思考题:
⑴ 根据文章题目和过渡句,文章可分为哪几部分?
⑵ 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⑶ 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感觉是怎样的?
⑷ 课文两部分的内容是怎样衔接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⑸ 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选取了哪几个片段?
4、小组讨论,相互合作交流:
讨论明确:可以把文章分成1~8自然,9~篇末两个部分,作者描写的百草园共有14个景物,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盎然有趣,是个充满情趣的儿童乐园。
第九自然段是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眷恋,也反映了过去三味书屋的无可奈何之情,这部分写了先生的性格特点,上课的形式及上课的内容。
三、赏读课文,体验美感
1、赏读课文,出示思考题:
⑴ 你认为写景状物精彩在哪里?为什么会精彩?
⑵ 美女蛇的故事和雪地捕鸟的情节,你喜欢哪一个?
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讨论明确:(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已见)作者分别从形态、色彩、声音、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方法使得景物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美女蛇的故事使百草园笼罩了扑朔迷离的气氛,更具神奇色彩,“雪地捕鸟”中一连串传神的动词的运用,引人入胜,情趣盎然。
四、合作探究
1、质疑:
⑴ 作者为何写贪玩逃学的情节?
⑵ 先生在回答学生提问时为何不高兴,脸有怒色?
2、讨论明确:
描写孩童逃学,上课画画的情节,是从侧面反映教学方式的枯燥以及教学内容的陈腐。
五、课堂小结
首先由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最大收获?
教师小结:我们一起了解了鲁迅的成长足迹,这段童年生活对他的成长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也应保持纯真活泼的天性,激发自己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把自已培养成为服务社会的有用人才。
六、布置作业
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准备好讲给同学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恨你痘痘
- 不要拿我和别人做比较
- 今天老师没坐堂
- 妹妹趣事大搜索
- 家庭大战
- 参观电视台
- 闹肚子风波
- 冒险岛之旅
- 感恩老师
- 快乐的漂流之旅
- 拾贝壳
- 实践活动
- 我流过激动的泪
- 零分,走近了我
- “古墓”事件
- 建立新能源发展的创新思维
- 重视美术教学 促进素质教育
- 新型酵母可提高生物能源效率
- 环保型生物能源“沼气”
- 改变耆英命运的不平等条约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战略探究
-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很好的实施素质教育
- 量子动力学与信息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
- 道教文化在诸葛亮一生中的存在和影响
- 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及减排温室气体效应
- 初中英语素质教育分析与思考
- 新能源汽车:看上去挺美
- 分数阶动力学 最近进展
- 《爱迪生救妈妈》教材简说
- 《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5
- 爱迪生的科学成就
- 《恐龙的灭绝》课文原文
- “恐龙”之名的由来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5
- 《恐龙的灭绝》板书设计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建议
- 《恐龙的灭绝》教学建议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 千古之谜──恐龙大绝灭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6
- 世界最大的食肉恐龙
- 爱迪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