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
【课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创意说明】
本设计用两个形式精粹、含蕴丰富的问题,带动对全文的阅读品析,以期达到删繁就简的艺术效果。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本单元课文主题是成长,我们将陆续学习古今中外六位名家反映成长的文章。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中国现
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生。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位伟人的成长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朗读带。
结合课前导引了解课文展现的是鲁迅先生美好的童年生活: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
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
根据课题划分文章段落。
3、拓展延伸:
⑴ 铺垫性问题:百草园是乐园,在三味书屋,少年鲁迅是不是就没有乐趣了呢?
(切入课文第二部分,探究三味书屋之乐)
学生读、圈、议,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从文字间体会作者叙述时的感情。
小结:从这个段落里,我们看到了一颗天真调皮跳荡着的童心,更欣赏到了散文“绚丽之极趋于平淡”的最高境界。
⑵ 主问题:三味书屋的乐趣与作者在百草园事所体会到的乐趣相同吗?
(引导学生用心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并自觉把前后两部分的内容进行比较)
学生读、圈、议第一部分,教师可侧重训练学生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的能力。
小结:正是因为百草园里的景、物、人、事对儿童具有一种温馨的亲和力,所以少年鲁迅才对它有一种特殊的依恋,才有了离别时的难舍。
自由朗读第9自然段,领悟作者深情。
学生比较三味书屋之乐与百草园之乐的异同。讨论后各抒几见。说“异”说“同”都行,有道理就可以。
4、选择自己喜爱的句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资料整合平台】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室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出身……,幼时……,稍长……。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9年回国,1918年《狂人日记》,1927年定居上海,1936年病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宁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侯(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上语文课
- 谁不说俺品德好
- 排练
- 螺蛳趣事
- “观景台”
- 猫狗大战
- 我好开心
- 去外婆家
- 我们的数学老师
- 我的储蓄罐
- 学炒蛋炒饭
- 藏找大赛
- 父亲
- 上街买东西
-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
-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原则的分析
- 浅谈政府采购的审计
- 论内部审计外部化
- 旅游后花园理论的美学依据
- 我国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析
- 酒店信息化管理的论述
- 研究我国体育旅游节庆现状及发展的对策
- 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和成因的分析
-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内部审计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 导游服务在旅游审美活动中作用的探析
- 确立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 效益审计的思考与探索
- 研究我国体育旅游节庆现状及发展对策
- 《珍珠鸟》内容提要
- 《珍珠鸟》学习思路
- 《珍珠鸟》课文评点
- 《珍珠鸟》课文背景知识
- 《珍珠鸟》人物描写
- 学习《用思想撞击课堂——珍珠鸟的课堂实录》杂感
- 《珍珠鸟》景物描写
- 《珍珠鸟》中心思想 结构分析 写作特点
- 《珍珠鸟》中心思想
- 《珍珠鸟》难句解析
- 《珍珠鸟》教前思考
- 《珍珠鸟》背景知识
- 《珍珠鸟》写作特点
- 《珍珠鸟》学习指导
- 《珍珠鸟》课文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