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6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朴素真挚的语言之美。
2、体验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爱,感悟成长。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验父爱,感悟成长。
【教学方法】
朗读、谈话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乐。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首歌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来唱一唱。播放VCD《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跟唱。
这首歌我们唱了好多年,它伴随着我们成长。每当你唱起这首歌时,你都会想些什么?
生谈感受。
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吧!
二、整体感悟
1、题目代换:
这篇文章比较长,通过我们预习课文,你觉得文章还可以用什么题目来代换?
探讨结果:《我和爸爸》、《爱花的爸爸》、《父爱》……
2、解释课题:
同学们代换了这么多题目,那作者为什么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课题?
探讨结果:
⑴ 爸爸种的夹竹桃花败落。
⑵ 暗示爸爸的生命之花败落,爸爸离开人世。
3、略谈感受:
老师第一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那你最初读完课文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意见结果可能是感动、同情、敬佩等,要求说明原由。
三、品读课文
1、品读最感动的地方:
看来同学们和老师一样,是饱含激情地读完这篇文章,你能否把课文中让你最感动的或是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给大家读一读?
⑴ 自己练读。
⑵ 抽生单独读。
2、师生品读爸爸逼我上学的部分:
⑴ 我与爸爸的故事中,哪一件事写的最详细,对我影响最大?
明确:爸爸逼我上学。
让我们跟随英子的回忆,一起回到六年前,来亲身感受一下英子被迫上学的经历。以读为主。
① 生自己朗读。
② 选优秀选手,分角色朗读。
③ 小组扮演爸爸和英子,分角色朗读。
⑵ 从这件事上,你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探讨结果:爸爸对我要求严格,但严中有爱。
3、品读爸爸去世一部分:
⑴ 英子就是在爸爸的这种严格的要求中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从哪里可以看出英子长大了?
明确:面对爸爸的死亡,英子表现出的是从容、镇定。
我们集体来欣赏,以读为主:
① 师范读。
② 生分角色读。
③ 男生扮老高,女生扮英子齐读。
⑵ 从英子和爸爸感人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爸爸对英子的爱除了严格的要求之外,还有哪些成分?生到黑板归纳。
殷切的希望、温暖的关怀、热情的鼓励……
⑶ 看了同学们的归纳,老师有一个强烈的感觉:父爱如山,我们领略了他的沉稳与厚重!相信,同学们也有同感,那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来表达你对父爱的理解吗?
父爱如海……父爱如春风……如细雨……如阳光……
三、拓展总结
1、是呀,父爱都是深沉的,都是严厉的,有时甚至让人难以接受,但最终他是爱我们的,你和你的父亲之间有这样的故事发生吗?
生交流故事。
2、在爸爸花儿落了的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英子长大了,成熟了,假设英子一口气跑到医院,而爸爸已经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英子会对爸爸说些什么?你能模仿英子的口吻对死去的爸爸说说话吗?
生写作,并伴随音乐交流。
3、整篇文章跌宕起伏,一直是在不断回忆中调整心态,释放情感的,一会儿写现在的事,一会儿写过去的事,这种写法叫插叙。
4、在我们这堂课中,有一个环节也属于插叙,是哪个环节?
讲我与爸爸的故事一环节。
尾声:今天的文章让我们大家重新认识了父亲那深沉的爱,那感人的爱,让我们用心声来唱一唱:世上还有爸爸好。重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改唱《世上还有爸爸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来了
- 我的“打工记”
- 家乡的高庙公园
- 安平桥
- 那一记耳光
- 暴风雨前后
- 游袁寨山景区
- 玩长隆水上乐园
- 秋天不一样的校园
- 青岛的冬天美景
- 家庭运动会
- 美的追求
- 读《彩色的翅膀》有感
- 下雪了
- 沉醉于迷人的秋色
- 聚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最终协议还需等待
- 全球碳减排:发展权与主导权之弈
- 环境立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 浅谈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 实现低碳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
- 中国应谋求在低碳时代新的崛起
- 走低碳道路需考虑现实条件 不可盲目跟风
- 从巴厘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的态势和原则
-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 白洋淀及入淀河流限制排污总量研究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 火电“低碳突围”路线图
- 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认识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中巧妙的结构
- 四年级下册 《古诗词三首》学习指导
- 我们的课能否这样上──《渔夫的故事》教学随笔
- 《渔夫的故事》教学片段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品味中感动 体验中提升──《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点拨有时是价值引导──《渔夫的故事》教学随笔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