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2
《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选择。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想像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课前准备】
1、根据提示,阅读这两首诗。
2、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
板书课题,出示相关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背诵这首诗。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教师组织学生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课堂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只要大体了解一下,有助于诗歌的理解就可以了。
亚历山大·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不仅是“俄罗斯文学之父”,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他一生热衷于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和诗作,引起沙俄统治者极端的不满,曾两度被流放,最终死于沙皇政府的阴谋之下。这首诗歌就是写于流放期间。
二、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
思考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可采用课堂发言的形式,互相补充指正,作出解答,并说明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明确: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问题探究
这首诗歌虽文字不多,但却有不少问题值得探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能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采用四人小组讨论形式答疑解难。
问题(教师备案):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明确:
1、必须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这句话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它与违背生活规律,被生活所捉弄不是一个概念。
2、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况且诗人正被流放,所以只能等待时机的到来。
3、可从多角度理解。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痛苦的。
4、这首诗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明确地说明道理。一般诗歌的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而将主题含蓄地暗示给读者。
对以上问题,教师可根据学情加以取舍。
四、朗读背诵
试着当堂背过这首诗。
五、体验与反思
教师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生活,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六、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三。
2、根据“体验与反思”的要求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未选择的路》。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现在,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诗歌《未选择的路》。前者告诉我们应如何面对人生挫折,后者则告诉将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如果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对人生的态度积极乐观的话,那么《未选择的路》对人生的选择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课题,出示相关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大意。
2、认识慎重地选择人生的意义。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要求同学们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认真地阅读这首诗歌,最好是默读。深入思考每节诗歌的意思,然后把握全诗,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考题: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2、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
1、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我们曾学过的《在山的那边》和《行道树》等都采用了这种写法。
2、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静。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经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些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3、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有许多,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所表达的意思。它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无奈,即要勇于抉择,更要慎重对待。
三、问题探究
思考题:
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
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
3、这两首诗歌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明确:
1、诗歌虽然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却是未选择的路,以引起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所以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乐观积极,而《未选择的路》则表现得有些忧郁。
3、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面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
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进而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愿大家都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四、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2、试着写一篇随笔,评论一下这首诗。300字左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加油!奥运百变小人
- 大扫除
- 我与字典
- 我的心爱之物
- 做灯笼
- 我的小手表
- 我最喜欢的一个积木玩具
- 让钱飘香
- 我的书包
- 华锦铭
- 我喜欢粉笔
- 取暖器
- 家乡名吃
- 我家的电冰箱
- 我的铅笔盒
- 从产业组织看广东工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1)论文
- 亲子鉴定之法律思考
- 承包权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一创新思路
- 论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 河南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战略构想(1)论文
- 江苏省传统制造业的判定及升级研究(1)论文
- 关于体育课程经验资源的理性思考
- 陕北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发展策略(1)论文
- 经济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微
- 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政区划调整研究(1)论文
- 辽宁省就业压力分析及其缓解策略探讨(1)论文
- 从《语文学习》看语文教学改革的实际推进
- 推进深圳总部经济发展的构想(1)论文
- 论商业秘密权的性质
-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刍议
- 《唐雎不辱使命》导语设计
- 课本剧:唐雎不辱使命
- 《战国策》
- 刘向
- 《唐睢不辱使命》鉴赏分析
- 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
- 战国时期“士”的理解
- 《唐雎不辱使命》写作上的特色
- 专诸刺王僚
- 报严遂聂政刺韩相
- 一幕“折服秦王”的荒诞剧──《唐雎不辱使命》考辨
- 《战国策》──长短纵横之术
- 《唐雎不辱使命》时代背景
- 《唐睢不辱使命》中的说话技巧
- 要离刺庆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