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6
《伤仲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两部分,第一部分依次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作者详写第一个阶段,力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然后简略地写后两个阶段,点出他的才能衰退以致“泯然众人矣”。第二部分是议论,作者借事说理,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应该注意的是,不要曲解作者在本文想强调的“后天受教育重要”的观点,不要把“主观努力”与之混同。
【学情分析】
铁二中属于重点中学,学生的素质相对较好,预习作业会完成的比较顺畅,他们能够查阅大量资料解决一些相关问题,能够对照注释翻译课文,能够配合老师积极发言,但发言的内容有不定性。
【教育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感情、语气,提高对文言文的朗读、理解、赏析能力。
2、过程和方法:
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感悟故事。通过充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积累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刚才在课下就有几个同学聊方仲永的故事,甚至还聊到了现代版的方仲永,看来大家不但熟悉了课文,而且还查阅了不少资料,也挺有自己看法的。那我们就来展示一下预习的成果吧。
二、作者介绍
(学生用幻灯展示预习查资料的成果,但注意其表述,要有具体的要求)
(出示幻灯一)王安石,文学家和政治家,文章写得十分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十岁中进士,曾积极推行变法,后新法被废,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在此可以让学生集体背诵王安石的《京口瓜洲》,来激发其了解作者、学习本文的热情)
三、朗读课文
(给予必要的指导,如字音、停顿、节奏、感情等)
1、易读错的字。
2、停顿节奏。(举学生疑惑的典型例句)
3、感情语气。
归纳朗读应该注意的点,要求同学们根据这些点,在下面各自朗读一遍,然后集体颂读。
(出示幻灯三)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找准停顿
拿准语调
读出语气
四、积累实词
同学们分组讨论,目的是解决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字词句等问题,疏通文意,准备复述。
对分析实词的方法进行如下归纳:
(出示幻灯四)实词分析注意:词性改变看语境
一词多义要比较
五、复述分析
(评析复述的过程,即分析教材的过程,即展示合作探究成果的过程)
1、这篇文章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大家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由一个天才沦为一个庸才不能说不是一个悲剧,那么,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3、请同学们用两个句子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⑴ 本文叙述了方仲永由天才变庸才的故事,告诉人们后天教育对成才很重要。
⑵ 本文以方仲永由天才变庸才的事例,阐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六、深化理解
针对方仲永的悲剧,体会作者的意图,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出示幻灯五)
方仲永──天才──不受教育──平凡人
其他人──普通──不受教育──平凡人
七、小结本课
(不必面面俱到,突出主题则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男女生大战
- 都是这病惹的祸
- 校园日记
- 第一次走夜路
- 假如风有颜色
- 我真高兴
- 《老山羊走后》续篇
- 我的爸爸
- 第一次买菜
- 考试前夜
- 动物园
- 让座
- 九月,有张红色的日历—献给教师节
- 我的一双小手
- 妈妈的心
- 英语“口语应用”题的特点
- 浅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我的语文好课观
- 让学生快乐作文
-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政治兴趣
- 写作文与写好作文
- 解读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 浅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 适应与转化原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论数学研究性学习
- 法学教育与社会文化整合
- 爱情教育:一块不该忽略的教育领地
- 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化繁就简,长文短教
- 思维定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消极影响及其克服
- 《蜀道难》写作背景
- 《蜀道难》学法指导
-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 《蜀道难》通假字
- 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 李白飘逸诗风的构成
- 《蜀道难》课文分析
-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 《蜀道难》主题再探
- 《蜀道难》词语解释
-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法赏析
- 由《蜀道难》浅析李白出蜀时的心态
- 《蜀道难》课文题解
- 试论李白的悲剧人生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