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伤仲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4、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1、童年时期:
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2、少年时期:
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3、青年时期:
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分组讨论)
(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二、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可从两方面体会:
⑴ 用词的精当传神:
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⑵ 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二、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教后记】
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给学生展示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篮球场上的灵魂——庞锦杰
- 我的N个绰号
- 我的妈妈
- 我们班的“男人婆”
- 妈妈的眼睛
- 我的好朋友
- 学雷锋
- 我们家的“动物”
- 我们的老师
- 班同学“淑女”
- 爱好乐器的我
- 我的妈妈
- 老妈会变脸
- 我家的动物乐园
- 爱你,不分贫贱
- 试评《三国演义》及《新三国》中曹操的形象
- 电子商务论文:漫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 浅析简爱的性格冲突
- 电子商务论文:电子商务的行业诚信与安全技术
- 探析《简爱》的魅力
- 电子商务下的批发商职能研究分析
- 电子商务对义乌外贸企业的影响和对策浅谈
- 电子商务论文:网络诈骗的形式及其防范
- 浅析《基督山伯爵》中的浪漫主义
- 现代商业贸易中电子商务体系的构建研究分析
- 卡尔《美国小说评论史》
- 冯至与京派人物的文学交往
- 电子商务论文:浅谈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运用
- 电子商务中主体的法律界定试论
- 英美文学评论存在的文化差异
- 《我的母亲》
- 《故乡的榕树》
- 荷塘月色
- 《长江三峡》
- 过秦论
- 前赤壁赋
- 《荷花淀》
-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
- 《沁园春 ● 长沙》
- 《短文两篇》
- 《鸿门宴》知识要点与能力检测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兰亭集序》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