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课文背景知识
翻新时间:2023-08-06
《最后一课》课文背景知识
1、题解:《最后一课》是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弗郎大和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2、作者简介: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有:《达拉斯贡的达达兰》、《星期一的故事》、《小福罗蒙》和《大利斯勒》等。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3、时代背景:《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州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1870年7月19日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阻止南北德意志的统一,巩固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和摆脱政治危机而发动的。结果法军惨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军投降。此后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普鲁士由被侵略者变成了侵略者。但法国新的资产阶级政府奉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和约,赔款五十亿法郎,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割让给普鲁士。从此这两个地区的法国人民沦为亡国奴。这篇课文就是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写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口袋
- 家乡的小河变了
- 小兔白白
- 森林里的选美大赛
- 我的自画像
- 妈妈爱我
- 未来的笔
- 可爱的小动物
- 小胖猪观察记
- 假如我是老师
- 美丽的家乡
- 未来的房子
- 感恩母亲
- 学游泳
- 蒲公英
- 关于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的思考
- 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
- 翻译中内容的形式和相互转化的试探
-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初探
-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别
- 我国财政透明度研究
- 论税收国际化趋势下我国的涉外税制
- 论协调区域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
- 深化环境资源法学研究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
- 多方制衡推动环保事业(1)
- 稳健财政政策下青海财政问题研究
- 论我国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1)
- 从文化翻译观看汉语习语的英译
- 英国环境保护命令控制与经济激励的综合运用(1)
- 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人教版[原创]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片段
- 《翠鸟》教学设计
- 《画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画风》教案设计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 《坐井观天》教案
- 《泉水》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创新教案
- 《雷雨》教学片段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