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翻新时间:2022-10-18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勘称一篇爱国主义的宣言,至今仍为人们传诵。但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却考虑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们能找到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吗?如果没有感情上的认同,没有调动起他们学习文章的情绪,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再透彻又有何用?如何先创设一种情境,让孩子们饱含激情地去学习这篇文章呢?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网上资料整理,我决定打破一贯的从背景入手的传统导入形式。
我开头没给他们讲普法战争,而是谈抗日战争,讲日本在占领我国的领土时,除了烧杀抢掠的罪恶行径外,还推行了另一套方案──让中国人学日语,让中国人彻底忘记自己的祖先,成为他们的奴隶,然后询问:“你们觉得他们的做法能行得通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不能,我们中国人怎么能成为他们的奴隶呢?”又有学生意犹未尽的说了句:“小日本,办不到!”我一听,情绪有了,就继续说:“是啊,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为了祖国的语言不被玷污而牺牲了性命,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的语言,我们不也一样吗?”学生们沉默了。我顺势引入新课:“其实,不仅是我们,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是一样的,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下法国的阿尔萨斯人在即将失去说法语的权利时候的痛苦与悲愤吧!”
这个导入使学生入境了,他们听得格外认真,而且给人感觉是,他们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
这也让我认识到,如何调动孩子们学习文章的情感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比让他们从写作手法等文学角度来理解文章更能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第一次自己回家
- 春风
- 找秋天
- 第一次包饺子
- 雨中
- 梅花
- 秋天到
- 假如我是一朵白云
- 月饼
- 我的校园
- 秋姑娘来了
- 我的自行车
- 喂鸽子
- 秋天的景色
- 关于格言在账簿书写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 浅论高职院校体育课的人文化
- 试论就业导向的高职《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 浅谈建设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思考
-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的道德文化建设
- 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现状探析
- 关于直观教学法与提高《电动机控制线路》教学质量说
- 关于德国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学习工作任务
- 探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视觉文化中的转型与发展
- 试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的整合
- 试论技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 试论艺术设计专业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 试论如何培养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 浅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Photoshop教学研究
- 试论中职数控实习指导方法探究
- 李大钊“少年中国”主义的形成与转变
- 关于五四运动
- 李大钊政论的风格
- 从创建中国共产党到英勇献身
-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 李大钊:从“效法洪秀全”到“再造中华”
- 李大钊:为中国引来天火
- 李大钊就义
- 李大钊与五四运动
- 关于比喻
- 浅谈《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的比喻说理
- 李大钊:从关心青年到领导“五·四”运动
- 谁是逮捕李大钊的真凶
- 谁为李大钊办丧事
- 张作霖杀害李大钊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