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9
李大钊:《时间浪费者》
中国人都是时间浪费者,都是生命牺牲者。若叫中国人牺牲他的生命,他是万万不肯的。可是他天天都在牺牲,终身都在牺牲,却一点也不爱惜。时间就是生命,浪费了时间就是牺牲了生命。我们每日生活的时间,平均总是自己浪费了一半。别人为我浪费了一半。在我自己浪费时间的时候,还要浪费些别人的时间。这样核算起来,全社会浪费的时间该有多少?全民族的生命牺牲的该有多少?唉!中国人的生命真贱呵!
死
死!死!死!
自从稍知人事的时候,提起这个字来,就起一种恐怖心。
去年夏天在五峰避暑。下山的时候,瘟疫正在猖獗。路径四五十里,村里尽是哭声,村边都是新冢,死的现象,几乎把我包围了。
我当时在这种悲哀恐怖的境界里走,对于“死”的本质发生很深刻的思索。
死是怎么一回事?死真是可恐怖的吗?死了的人,还有什么悲哀痛苦么?这些问题都从我脑海的底下翻浮上来。
我当时的感想是: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才成无始无终的大生命。大生命,就是大自然,死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
“对于自然的现象的‘生’,既不感什么可以恐怖;那么,对于自然现象的‘死’,也不应该感什么可以恐怖。我们真可以断定死是没有什么可以恐怖的。”
“死既与生同是自然的现象,那么,死如果是可悲哀的,生也是可悲哀的;死如果有苦痛的,生也是有苦痛的。生死相较,没有多大的区别。”
人为什么都乐生怕死呢?这都是依恋的缘故。
物理上有一种“惰性”,人性亦然。由天津往上海迁居,对于故居,总是不免有些依恋,其实上海的新居,未必比天津旧居有什么苦痛。冬天早起,临行冷水浴,望见冷水总觉得有些战栗。跳入其中,沐浴顷刻,也还有一种佳境。出浴后,更觉得严寒的空气与春风一样和暖。人对着死依恋生,也是一样的心理。
赤裸裸的人生,总不要有所依恋,总不要穿上惰性的衣裳。
我们行了海水浴,行了春风浴,还要时时行自然浴。
死的地,死的岭,都是联络人生与自然的途径。
匆匆又是一年了。我再过昌黎的时候,去年的新冢,已经丛生了一层荒草,遥看那荒草里,仿佛又现了青青的颜色了。
东坟一个老妪,西坟一个少妇,都跪在地下哭。那种悲声,和烧纸的飞灰,似乎一样的高低上下。
啊!今日是寒食节了。
我细听她们的哭声,里边都有怨诉的话,大概都是说死者抛了生者去了,死者无知,而生者苦了。
这样看来,在死人前哭,不是哭死者,乃是哭生者;不是吊坟里的人,乃是吊坟外的人。那山前山后的野哭,不是死亡的悲声,乃是生活的哀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梨树地
- 我最喜欢的人
- 感受父母的爱
- 我的一个小小的心愿
- 我喜欢的小动物——小麻雀
- 良心自问
- 我想让妈妈的腰不再疼
- 家人的爱
- 唠叨的妈妈
- 母爱真伟大
- 我的自画像
- "穷"小子
- 我的自画像
- 我的房间
- 妈妈的爱
- 刑法解释体制研究(5)刑法论文(1)
- 论公诉案件的撤回起诉(4)刑法论文(1)
- 刑法的程序与构造(5)刑法论文(1)
- 美国刑事法的演进(4)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设计方案
-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传统文化创新现实意义
- 中华古代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思维的滥觞
- 从古代汉语中的别名,雅号看中国传统文化
- 古代隐逸文化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绵延
- 对罪刑法定司法化认识的误区(3)刑法论文(1)
- 中国古代藏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
-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之关系
- 浅论中国、美国、俄罗斯传统饮食文化的不同
- 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界定(2)刑法论文(1)
- 刑法解释体制研究(4)刑法论文(1)
- 《荷花》教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火烧云》教案
- 《恐龙的灭绝》教案
- 《翠鸟》教案
- 《风筝》教案
- 《北京亮起来了》教案
- 《称象》教案
- 《果园机器人》教案
- 《爬山虎的脚》教案
- 《小英雄雨来》教案
- 《我为你骄傲》教案
- 《要下雨了》教案
- 《雷雨》教案
- 《找骆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