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师生对话,构筑活力课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片断与反思

师生对话,构筑活力课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片断与反思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爱国主义篇章,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就的民族精神颂。文章读下来,极具感染力,可读可诵可探讨。如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能互动交流,平等对话,那么,这样的一篇气魄雄健豪壮的民族精神的颂歌,在学生的心里一定能激发出满腔豪情和爱国热情来,在课堂上呈现一片生机和活力。

因此我设计了这么几个教学环节,架构师生之间的对话平台,以期实现我的活力语文课堂的构想。

【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当我们耳边响起《国歌》的时候,当我们唱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向着五星红旗行注目礼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或感想?

生1:我心中升起一股自豪的感情。

生2:我的内心是激动的,豪迈的。

生3:我想起了我们民族屈辱的历史,以及不屈不挠的抗争的历史。

生4:我就想着自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为祖国争光。(师生笑)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同志在20年代,即在我国处在艰难中的时候,写下的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国歌》一样激励着中国人民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

请同学们读课题,根据课文的主题,指导学生应该重读“雄健的国民”,凸现文本的豪迈气概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整体感知环节】

师范读,再让学生们放声自由朗读,谈:你读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生1:我感受到文章透出一种强烈的雄健的精神。

师:感受深刻准确,雄健的精神在文中具体指什么精神,知道吗?

(生1作沉思状),

师:还没想好,是吧?

(生1向我微笑点头)

师:等下考虑好了再来说,好吗?(点头坐下)

生2:我从文中感受到,愈是艰难困苦,我们愈要坚强勇敢,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师:这也就是雄健的精神的涵义。

生3:我读到一个民族同一个人是一样的,民族的进程不可能是平坦的,人的一生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这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

师:从民族的进程联想到人生道路,都需要雄健的精神支撑。

生4:我发现本文运用一系列的比喻来说理,使文章生动起来。

师:真是慧眼识珠,从本文比喻的妙用来谈自己读后的第一感受,与众不同。

生4(急忙的):而且作者选择了一些具有民族标志性的事物,如长江、黄河、扬子江等来比喻民族精神,十分恰当。

师:评析得很到位。

……

【体验与反思环节】

1、“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生1:有。碰到一道数学难题,想了很久,想了很多方法,终于解了出来,那一刻感到很快乐,很自豪。

师:这是经过自己不懈努力取得的成功,为自己骄傲,给自己增添了无穷的信心。

生2:去挑战某一种活动,也会带来快乐和美好的趣味。

师:比如说呢?

生2:比如说我学习篮球投篮,一次一次地投,都投不中,坚持到第十二次,投出的那个球才投中了篮。这是我遭遇了无数次失败之后而品尝到的美好的趣味。

师:在失败面前,坚持,不气馁,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生3:有一次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发现对手们实力很强,因此赛前心理压力很大,生怕自己竞争不过别人,会名落孙山。幸好自己还能顶住内外压力,把比赛进行到底,结果取得了很好的名次。我的感受是:面临困难和挑战,如果能战胜他们,就会体验到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应该就是文中所指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

师:是的,这种美趣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能催生出强大的自信心和人内在蕴藏着的力量,能带给我们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去体验这种趣味,去勇敢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它能让勇敢者更勇敢,让懦弱者变坚强。让我们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一样,“战斗着,快乐着!”

2、文章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大多数的看法是赞成,觉得用雄健的精神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其乐无穷,对国对人也有很多的益处。有少数学生持不同的看法,也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后感】

面对爱国主题的文章,心里总是没底、发怵:因为“爱国”这一主题实在太大,太空泛,一则很容易上成政治课或说教课,枯燥乏味,别说学生不愿意听,连执教老师也可能是在课堂上勉强支撑着,苦熬着,心里与学生们一样,巴不得下课的铃声早点响起。

针对这一点,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对教材的处理、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则学生不大愿意谈“爱国”,有时是觉得没话可说,谈来谈去就那么几句话;有时是认为在同学们面前谈“爱国”,怕别人会笑话,说他(她)假等等。总之,在这样的课堂上,较难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以上两点的考虑,我在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设计了四个开放性的问题:

1、在导入环节,请同学们听《国歌》,谈感受。学生会围绕爱祖国、爱人民等主题展开,先在上课初营造一份与祖国紧密联系的情感氛围。

2、听读、初读课文后,谈谈你对课文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4、文章结尾处的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这些开放性的问题留给学生一定大的答题自由度,并联系到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给师生之间的对话带来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在文本的基础上生发、扩展,谈出自己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畅所欲言,无所拘束,这为构筑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这节课上,老师教得投入、彰显活力,学生的生命活力也在爱国篇章的激情感染下迸发出来,师生和文本不留痕迹地交融、互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给小偷的一封信
给父母的一封信
给校长的一封信
致2008年北京奥运的一封信
小伙伴我对你说
慕凌,我想你
河边往事
致郑琦老师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父母的一封感谢信
伙伴永远陪伴着我
给表哥的信
给伊拉克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试论“生物信息学”课程中研讨式教学实践
关于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改进路径探析
简析用自然辩证法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
试论独立学院以职业化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
关于车辆工程(汽车电子方向)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构建
关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试析十七届六中全会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广西振兴高等教育的政策分析
关于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平台构建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
试论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关于网络空间交往行为视角下对网络道德缺失的反思
关于学分制下自动化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关于“用”与“无用”之间:多元巨型大学的内在冲突
关于“工程流体力学”教学调查研究与改革探索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