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6
端木蕻良小传
端木蕻良,中国现代作家。1912年9月25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此鹭树村一贵族地主家庭,1996年病逝于北京。原名曹汉文,后更名为曹京平,主要笔名端木蕻良。端木蕻良崛起于三十年代中后期文坛,其作品以磅礴的气势,独特的情感视角以及多样化的艺术手法著称于现代文坛。
1928年至1931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曾组织新人社,出版《新人》文艺刊物。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参加北平左冀作家联盟,并开始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沁草原》。1936年1月奔赴上海,写成长篇小说《大地的海》以及著名短篇《此鹭湖的忧郁》、《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遥远的风沙》、《浑河的急流》等。这些短篇小说先于长篇发表在《文学》、《作家》等刊物上,引起文坛瞩目。在作者的早期作品中,他着力于捕捉、开掘和展示东北大旷野中大地的丰饶和强悍的人间父兄的粗犷雄放的性格;于遥远的边塞风沙中,召唤古老民族中的原始的生命强力;在壮丽雄奇的自然景观中,寻找着人文变迁和民族的血脉。
1937年9、10月间,端木蕻良流亡武汉,旋至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38年4月与萧红在武汉结婚,开始写作短篇小说集《风陵渡》。同年八月至重庆主编《文摘》副刊,并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江》、《新都花絮》。1940年初应香港大时代书局之邀,移居香港,创作了中篇小说《江南风景》和短篇小说若干,以及未完成的长篇《大时代》等。1942年萧红逝世后回到内地,继续其创作活动。此时期作家将笔触伸展到大后方烟雾笼罩的新都、抗战前沿水乡泽国的小镇,侧重点由自然生态景观转移到社会文化景观,讽刺犀利而格调哀婉凄清,体现了作家当时寂寞的心境。
1949年后,端木蕻良定居北京,任职于北京市文联。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撰写三卷本长篇巨箸《曹雪芹》,未竟而逝。
端木蕻良是一位多产并且艺术特点鲜明的现代作家,同时他的作品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正如作家自己所说:“只有皈依在那时代的主题下面,向他做艺术献身,才能创作出结实的作品。”
【端木蕻良主要著译书目】
〖创作书目〗
憎恨(短篇小说集)1937年6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大地的海(长篇小说)1938年5月,上海,生活书店
科尔泌旗草原(长篇小说)1939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
风陵渡(短篇小说集)1939年12月,重庆,上海杂志公司
江南风景(中篇小说集)1940年5月,重庆,大时代公司
新都花絮(长篇小说)1940年9月,上海,知识出版社
大江(长篇小说)1944年4月,桂林,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罗汉堂(河北梆子剧本)1952年2月,北京,宝文堂书店
梁祝、除三害、戚继光斩子(京剧剧本)1952年10月,北京,大众出版社
鹭湖的忧郁(短篇小说集)1956年6月,香港,艺美图书公司
钢铁的凯歌(长篇小说,未完成)1958年,北京,北京出版社
端木蕻良选集1978年6月,香港,文学研究所
曹雪芹(上卷)1980年4月,北京,北京出版社
火鸟之羽(散文集)1981年7月,香港,文学研究会
端木蕻良小说选取1982年3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端木蕻良近作1983年1月,重庆,花城出版社
曹雪芹(中卷,与钟耀群合著)1985年5月,北京,北京出版社
中国现代作家选集──端木蕻良1988年11月,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友情的丝(散文集)1993年1月,重庆,花城出版社
大时代──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取1996年11月,台湾,立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译著书目〗
苹果树1945年7月,重庆,建国书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奇妙的旅行
- 游览峨眉山
- 美丽的赵王河公园
- 爱护公物
- 奇妙的影子
- 冬天的故事
- 塔
- 妈妈小时候的故事
- 我的小灯笼
- 钥匙丢了
- 我给妈妈过节日
- 《给予树》的小练笔《感谢信》
- 公园里的声音
- 身边那些感人小事
- 我的曾祖母
- 浅论中国现代城市休闲空间规划的创新发展(1)论文
- 中国网络版权合理使用的几点意见
- 论我国民商法上的连带责任
- 物权与债权二元权利体系的形成以及物权和债权的区分
- 逝者如斯夫
- 谈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促进人海关系和谐(1)论文
- 论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1)论文
- 试论知识产权评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
- 探析新形势下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对策(1)论文
- 德克萨斯州1999年证据开示规则及其启示
- 论我国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选择
- 略论适用无因管理的若干问题
- 论现代民商法的国际化
- 关于经营城市的思考(1)论文
- 《猫》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设计
-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设计
-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