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8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国情。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道德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国土沦丧时有家不能回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爱国 情感。
【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研析文中几个突出特点的关键语句。
【教学过程】
“读──讲──读──赏──读”。读书分三个层次:让学生熟悉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深刻领悟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文章遣词用语的妙处。夹在读书之中的“讲”与“赏”分别是指:“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理清文章的结构,“赏”,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实例赏析,体会作者选用词语和句子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感情。运用此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精要的指点下,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自己体悟,加深理解。
一、导入
课前3分钟熟读后听录音《松花江上》、《黄河》。
教师创设情景,板书课题,学生读学习任务设置。
二、诵读
1、生字词教学:生上黑板写生字、词注音并解释。
2、教师进行表情朗读生体会文中丰沛的感情。
3、生配乐朗诵,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使学生重复体会本文的诗意的情感。
4、放手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情感产生共鸣。
三、研讨
1、讨论:如何理解本文标题──《土地的誓言》?
2、分组讨论对文中几个难句的解释。
“我常常感觉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分组讨论后,每组推举一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3、找出文中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读者的语句,体会课文浓郁的抒情性。
4、拓展思路:如何与侵略者作斗争?
教师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设计说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规定与鼓励并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学生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体会、感悟到了什么?学生自我总结本课所得。
引导学生从形式(词语的积累,句段篇形式上的特点)到内容(句段篇的意思,文中的情感)进行归纳。
四、语言训练
教师出示习题,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设计说明:以读引写,读写结合;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热爱──怀念──眷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雷雨
- 新学年的决心
- 秋之美
- “动静分明”的我
- 地霞无情,人间有爱
- 麻姑仙女回家记
- 观花灯
- 课余生活
- 我们身边的老师
- 中秋月圆
- 我心中的梦想
- 我的课余生活
- 秋天来了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猫
-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对奈达翻译思想转变的反
- 论译诗三难
- 律师见证的法律问题分析民法论文(1)
- 论诉之利益民法论文(1)
- 语用充实视角下的商务翻译
- 从三本著作看西方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 分析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探析
- 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分析
-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
- 关于我国财政政策导向调整的研究
- 论担保物权的竞合与实现民法论文(1)
- 辩诉交易制度构建
- 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
- 一人公司的自由与强制民法论文(1)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9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8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 《桂林山水》教学过程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7
- 《司马光》教学设计4
- 《司马光》教案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0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6
- 《乌鸦喝水》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1
- 《司马光》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