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发现 讨论 探究 质疑──从《木兰诗》的教学谈研究性学习在语文中的运用

发现 讨论 探究 质疑──从《木兰诗》的教学谈研究性学习在语文中的运用

一、课题的确立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作品本身的理解、文化现象的认知方面存在着无数困惑,引起积极的心理追求,他们迫切地要求了解未知的天地,解析文字、文化、文学等“斯芬克斯”之谜,从而获得对汉语言文学所创建的人文世界、科学世界的直接体验。

怎样让学生获取谜底呢?是教师出谜教师猜,还是教师出谜学生猜,还是学生出谜学生猜?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告诉我们,解谜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由对文本的探究而得到新的信息,由对文本的质疑而形成自己独立思想的能力为最终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激发学生热爱读书,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的角色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先进的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就是其中较为先进可行的一种。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的天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与人切磋交流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享受探索、发现、创造、成功的乐趣。它要求我们调动和保护学生自我探索、求知的欲望和热情。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无非是个例子”的课文作为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根据地、切入口,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以及学生家庭、学生个人的藏书及资料,引导学生学会 “滚雪球”式的拓展阅读方法,对于课文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既知其然,又探究其所以然。在潜心阅读、切身实践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海的无涯,书山的奥妙,去感受语文世界的无尽妙趣。

《木兰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就是基于以上这些思考。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研究性学习,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前阅读中,我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让他们沿着不同方向思维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此,我制定了“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来研读《木兰诗》,培养主动学习,质疑问难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北朝乐府民歌,也是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之一。这首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故事情节生动,叙事详略分明、得当。再加上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所以学生愿学乐学。学习任务一布置,学生就满腔热情地自读课文,提出疑问,我参与学生交上来的问题,筛选、整理、归纳出有共性的十个问题作为这篇课文的研究课题:(注:括号里均为提问的学生名单)

1、“阿爷无大儿”就已经说明木兰没有哥哥了,为什么还要说“木兰无长兄”?这是不是多余,为什么?(樊艾芸、张莉等)

2、木兰为何在“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而不在一处买好?东、西、南、北在文中是不是确指?诗歌为什么不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罗君、纪静、樊艾芸、朱俊、吕茜、蔡宇、蒋龙旭等)

3、诗歌为什么两次写“不闻爷娘唤女声”?(张莉、罗君、王婵、王佳、陈玲、陈亮、朱旻、梅竹等)

4、木兰替父从军只能说明她是个孝顺女儿,为什么说她身上具有热爱祖国的精神?(解雪霆等)

5、木兰为什么要放弃“尚书郎”那么大的官不做而要“还故乡”?如果你是木兰,你在那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张钰刚、陈成、陈雪松、贾记凡、朱俊、高梦璐、凌远源、樊艾芸、孙涛、王成磊、殷美霞、汪燕、孙慧、王家伟等)

6、伙伴们与木兰在一起战斗生活那么多年,为什么未发现木兰是“女郎”?(王成磊、殷美霞、汪燕、蔡宇、施洋、李艳、张雁鹏等)

7、本诗对木兰十年征战生活写得十分简略,这样写是否影响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张钰刚、陈成、陈玲、王建忠、卞青等)

8、结尾一段似乎与本诗无关,能否省去?为什么?(王成磊、朱旻、陈锐、樊艾芸、 梅竹、朱静、张莉、王婵、朱俊、吕茜、王家伟、郑文涛、方辉、王佳、孙慧等)

9、这首诗为什么能在民间传唱不绝?(蒋侃、殷鹏飞等)

10、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刘浩、吕茜、罗君、王家伟、孙涛、卞青、蒋侃、常莉娟、蒋涛等) 你是否喜欢木兰这一人物形象?为什么?(教师)

以上十个问题均为学生提出。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去粗取精,以学生原有的基础为中国,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定向控制,把握难度,掌握分寸,把问题调控在不偏离教学目标又能“跳起来摘桃子”的程度上。

三、研究过程的实施

《木兰诗》的研究性学习共用了6课时,其中课内安排了2课时。研究过程包括教师布置指导、学生讨论研究、师生总结交流研究成果等三个方面。

1、教师布置研究任务,指导学生选题

用1课时课内时间。内容是给学生布置本次研究任务,并对选题与使用材料做辅导与示范。

由于实施这一研究的是初一学生,针对他们知识积累不够深厚,思维缺乏深度,文化底蕴比较薄弱和第一次搞研究的特点,所以对他们研究的要求不宜过高。我们应重过程,而不是重结果,结论是深是浅是对是错是全是偏都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尝试,培养了作为一个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基于上述考虑,我要求学生在十个课题中任选两到三个进行研究,可以独立开展,也可以几个人一小组进行;可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也可以上网搜索信息。在研究透彻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思考见解形成文字,写一篇或一段小文章。

2、学生自主阅读,讨论研究,撰写研究文段

《木兰诗》研究的第二阶段是学生自主或自发组织成研究小组进行阅读研究,并撰写研究文段。此过程主要由学生课外进行研究和写作,一般需花3~4课时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带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有关书籍、报纸、杂志或上网搜索信息。通过这样的定向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研究所需要的灵感启发和资料。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不仅可以获取直接经验,发挥主体性作用,还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这种教学行为的实施,对学生来说,其能力的培养、其收获的意义远远大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继续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的确,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的思想变得深邃了,他们开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并敢于对课文提出疑问。从上述十个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忽略的、教参上也未曾涉及的问题,学生竟提了出来。

3、师生总结,交流研究成果

这一过程在课堂上进行,一般安排1课时。先由教师做简短总结,肯定学生前一阶段的努力,然后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研究情况,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这一阶段学生的发言是自主的,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争鸣,也可以对别人的成果进行完善。在课堂上,学生们思想异常活跃,大家各抒己见,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张扬自己的阅读个性,思想的火花不时迸发,对某些问题敢于持不同的看法。如对木兰十年征战后放弃“尚书郎”那么大的官不做而选择了还乡,如果你是木兰,你在那种情况下会怎么做这一问题,学生们并非人云亦云地说要像木兰一样回乡,有的同学说要接受尚书郎这一官职,这样可以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为乡亲们谋福利,这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那堂交流课真是一次思想的大碰撞,资源的大交换!

四、对本次研究的评价、总结

研究性学习是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学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它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渠道获取、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设想及善于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在对《木兰诗》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活跃,课文中蕴含的重要思想文化因素都被发掘出来了。例如,由木兰辞官还家想到了古代妇女地位问题;由对诗歌为什么不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想到了诗歌的对仗问题等等。另外,学生的发问超出了教参的范围,教参上没有的问题,学生提出了;而教参上讲得细致的问题又恰恰是学生弄懂了的。如问题1、 2、4、6的提出,就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如何解决好“给予”与“需要”的矛盾。

五、课后延伸

由于学生存在着知识结构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课前的研究任务完成得不太好,交流展示会对这部分学生有所启发,因此,我们应该鼓励他们继续进行研究,争取完成任务。另外,交流展示激发了学生再学习、再研究的欲望,所以,教师要抓住这最佳时机,进行迁移延伸训练,使学生语文学习更为深入。在对《木兰诗》结束教学之际,我要求学生查找资料,研究一下古代裹足(如果木兰缠了小脚,就不可能去沙场征战)是从何时开始的。

总之,我的《木兰诗》一文的研究性学习组织活动,正是基于以上认识而设计的。从实施过程和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学生的发现、讨论、探究、质疑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我的理想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报刊中学到了语文
让“星光”点亮人生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我从聊天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我从生活中学到了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圆弧放线要素计算技巧快速计算
行业门槛低、项目流动、人口多是建筑病症
简析工程中三检及交接检制度
住宅楼工程旁站监理实施细则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监理
挖孔桩挖土、石方基础工程技术交底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浅议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问题
测量实习报告
安全技术交底
钢筋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人工成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测量实习心得大合集
管理不了工人的项目经理说明你缺少这些
《画杨桃》 教案讲义2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师语录
《画杨桃》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画杨桃》随堂练习 巩固篇
《画杨桃》随堂练习 提高篇
《画杨桃》 重点问题探究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1
《画杨桃》 整体阅读感知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难点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2
《画杨桃》 教案讲义1
《画杨桃》 范文习作
《画杨桃》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想别人没想到的》 训练素材
《画杨桃》 知识点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