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5
《社戏》课文阐释
《社戏》原文有前后两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作者描写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
1、热情的童年伙伴和淳朴的乡民:
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友爱热情。“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切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无私品质的突出表现。
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像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他的性格表现得也最为突出: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头,“我”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了大哥哥般的亲切体贴;他敢于负责,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回程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劝止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又表现了他善于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文章还刻画了淳朴乡民的形象,以六一公公为代表。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他并不是吝啬的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来”,体现了他的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至于他夸“我”“读过书”“将来一定要中状元”之类的话(就像今日夸某个孩子聪明,将来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一样),只不过是当时的时尚风气而已,有人据此批评六一公公受封建礼教影响,就有些偏颇了。
2、“乐土”:
作者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民风淳朴乡民善良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快乐自由的天堂。作者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小伙伴们对“我”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看社戏”一节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于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而且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城镇宅院中那种苍白无味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了。
作者对这样的“乐土”、这样的童年往事,“一直到现在”,也念念不忘。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晚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是过去那段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生活的标志。在成人烦恼无限、束缚重重的生活中,这样的标志在人的记忆里越发清晰醒目,指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我永远不会忘记您
- 伟人的故事
- 风云人物谱
- 我的爷爷
- 我
-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 我的自白
- 朋友啊
- 她是……
- 我的爷爷
- 都怪老师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爸爸
- 我的爸爸妈妈
- 我的幽默老爸
- 江苏省投资主体结构研究(1)论文
- “三线经济”模式对贵州开发的影响(1)论文
- 浅谈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
- 建筑声学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 论金融服务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前景(1)论文
- 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探讨(1)论文
- 财产保全制度中当事人权益保障与平衡
- 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思考
- 和声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 山西省分配公正的实证性研究(1)论文
- 物理课堂中的探究教学法研究
- 试析法国商法对会计行为的规范
- 效率违约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 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 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与板书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片段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