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30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形象的直接的感受。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角色。

2、这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对这样的文章,先指导学生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气势,实现整体感悟。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内容美、形式美,通过讨论,揣摩句子含义,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整个过程以“朗读”一线贯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坐的各位同学大都是我们安徽人,那么同学们知道我们安徽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剧是什么吗?(黄梅戏),不错,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文化,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种在北方流行的民族文化艺术。

二、播放腰鼓表演的视频图象

看完后请学生谈观后感。

(要让学生感受到腰鼓表演时的那种气势。引出课题《安塞腰鼓》)

三、朗读训练

1、学生初读课文,体味作品的情感、语调。

(让学生在安塞腰鼓前加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安塞腰鼓给你的感觉,并试述文章该如何来读。可请一两个同学试读)

2、听录音,明确朗读时应该注意的语速、语调。

(明确该如何来读后,让学生先大声的自由朗读,然后点名让学生读,学生互评,教师作适当点评。朗读形式可以多样化。)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找出文中关于安塞腰鼓表演的部分。

2、“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哪?请用“好在……,你看(听)……”的句式叙述。

明确:

⑴ 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⑵ 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面鼓,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⑶ 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⑷ 好在变幻的舞姿。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3、从这四个场面描写中找出你最为欣赏的一个,朗读并品味其语言美。

五、分析文章的主旨

提问: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

(明确: 本质上是安塞人要冲破贫困落后的羁绊,不甘贫困落后,不畏屈辱磨难,奋发向上,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体现。)

六、课后作业

1、文中在写腰鼓表演的前后各有一段文字。课后分析这两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品味其中内涵,下节课交流。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搞笑大王杜卫
我的班主任---周老师
我的可爱老弟
三只猫
我的小表妹
爱"抠"的奶奶
我的数学王国之旅
成语接龙
粗糙的手更美丽
怎样上QQ
快乐同桌之林小雨换同桌了
我是一个小傻瓜
懒惰“鬼” 贪玩“鬼”=我家的“鬼
游泳
多媒体技术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浅谈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解析与重构
维吾尔族小学汉语教学现状研究
我国将禁止汉语出版物随意夹带使用外文单词
浅谈英语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培养
试论陕西韩城方言词汇形象性特点
浅析关于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汉语称谓英译
浅谈陕西铜川新区周边农村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对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形式化的反思
汉语为载体的网络语言语义结构特征分析
浅析创新提问导入艺术 提高英语课堂实效
探析综艺娱乐节目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浅析从提问切入点谈英语课堂有效提问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4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11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5
《老王》教学设计13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4
《信客》教学设计5
《芦花荡》教学设计9
《三峡》教学设计12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7
《桥之美》教学设计7
《背影》教学设计15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8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2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设计11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