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2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3、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二、难点

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 忘情: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⑵ 狂舞:纵情的跳舞。

⑶ 闪射:闪耀,放出(光芒)。

⑷ 火烈:像火一样热烈。

⑸ 亢奋(kàng):极度兴奋。

⑹ 晦暗(huì):昏暗,不明显。

⑺ 羁绊(jī):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⑻ 碰撞:运动着的物体与别的物体突然接触。

⑼ 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

⑽ 烧灼(zhuó):烧、烫,使受伤。

⑾ 奔突:横冲直撞;奔驰。

⑿ 辐射(fú):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⒀ 翻飞: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

⒁ 淋漓(lín lì):① 形容湿淋淋往下滴。

② 形容畅快。

二、导入

大家在电视节目上看过陕西安塞地区的腰鼓吗?我想大家一定会被安塞腰鼓那种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所深深打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对安塞腰鼓是怎样欣赏、体会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或老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或学生齐读、轮读、个别读均可)

2、提问: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讨论并归纳:

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第二段:从“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

第三段:从“当它冥然而止的时候”到完。

3、提问: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讨论并归纳:

分成4层:

第一层:从“但是”到“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写安塞腰鼓的舞姿及给人的联想。

第二层:从“好一个安塞腰鼓”到“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写安塞腰鼓的响声给人的感受。

第三层:从“好一个安塞腰鼓”到“那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

啊”。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

4、提问:文章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讨论并归纳:

从背景写:是一片高粱地、丝溜溜的南风。

从人物写:是蓝腾腾的后生。

从性格写:是朴实的。从神情写:是沉稳而安静的。从腰鼓写:是呆呆的、不曾响。

5、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讨论并归纳:

为下文写腰鼓表演蓄势。

6、提问:作者与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讨论并归纳:

壮阔、豪放、火烈。

7、提问:作者是怎样写的?讨论并归纳:

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再用比喻从舞蹈的后生的舞姿写,如强震起的石头的狂舞。再用排比、连续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急促的鼓点像骤雨,飞扬的流苏像旋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闪射的瞳仁像火花,强健的风姿像斗虎。

8、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讨论并归纳:

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当。

9、提问:“这腰鼓”这一段用了那些反义词?讨论并归纳:

空气(冰冷~燥热),阳光(恬静~飞溅),世界(困倦~亢奋)

10、提问:运用反义词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用反义词对比强烈,写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11、提问:如果说上面是实写,那么,“使人想起”三段是什么写?

讨论并归纳:虚写。

12、提问:用虚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用虚写使人产生联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13、提问:作者联想到什么?

讨论并归纳:联想到落日古战场,电闪雷鸣和人的大彻大悟。

14、提问:“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句话怎么理解?

讨论并归纳:这里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的性格特征,是粗矿、豪迈、

开放的。

四、小结

文章描写安塞腰鼓的特点:壮阔、豪放、火烈。先实写,用连喻,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然后用虚写,通过联想、想象,写安塞腰鼓给人的感受写出了陕北人们的性格特征。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⑴ 给下面的词配上一个同义词:

忘情( ) 闪射( )

火烈( ) 亢奋( )

晦暗( ) 羁绊( )

搏击( ) 辐射( )

⑵ 境空:

① 骤雨一样,是( );旋风一样,是( );乱蛙一样,是( );火花一样,是( );斗虎一样, 是( )。

②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 )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 )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 )了。

③ 容不得( ),容不得( ),容不得( )。是( )了、( )了、( )了的那么一股劲。

第二课时

一、预习

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二、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层,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怎样描写安塞腰鼓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重音、感情。

2、提问: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层怎样写安塞腰舞的响声的?

讨论并归纳: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安塞腰鼓声音的回响。第一句写声音撞击在山崖上,山崖发出回响;第二句写声音撞击在观众的心里,观众的心里发出共鸣。第三句写声音引起的豪壮的抒情、严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上浪、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3、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响声,气势不同反响。

4、提问:文章第二段的第三层怎样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

讨论并归纳:先写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急速的、大起大

落的搏击着,使人感到震撼、烧灼、威逼。使人鲜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使人感受到陕北农民的那种取之人的甚少,奉献给人的甚多的精神。写出作者心灵深处的感悟。

5、提问:“黄土高原啊”这一段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只有黄土高原这么深厚的土层,才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才能有这么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

6、提问: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讨论并归纳:这里用比喻说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调,打不得这样气势澎湃的腰鼓。

7、提问:第二段的第四层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总结上面的三层的意思。从力量、声响、光影的变幻、艺术的享受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给人蓬勃的想象力。从安塞腰鼓沉重的响声写给人心灵的净化。从后生们生命中喷发出来的力量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震撼。

8、提问:倒数第四段中的“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几个词能不能对调?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能。因为这几个词的排列按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四周。

9、提问:为什么说“当它更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

讨论并归纳: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的静。其次,这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10、提问;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讨论并归纳:鸡声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有这种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

11、提问: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⑴ 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⑵ 句与匈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⑶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

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12、提问:访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四、小结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罂群激越,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⑴ 写出了面词的反义词:

晦暗( ) 束缚( )

闭塞( ) 欢乐( )

摆脱( ) 冰冷( )

恬静( ) 困倦( )

⑵ 简答:

① 本文以什么作为线索?

② 安塞腰鼓的特点是什么?

③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一股劲!”这句话运用了什么类型的排比?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④ 清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爷爷
我们班的“牛魔王”
我的叛逆小表姐
我的好姐妹
一个爱生活的人
巨蟹座老爸
变脸大王
我发现了老妈的弱点
我们班的的“小作家”
善良的三姨
生命的翅膀
学习好坏和父母有关吗
我的“死党”
我组的“四大鬼”
我心中的好老师
思想哲学辅导:安史之乱原因研究
新时期邓小平对外贸易思想研究
当前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改进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服务研究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研究
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筑环境设计研究
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危机管理研究
关于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的思考
新会计制度下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探讨
道德个体与契约个体研究
提高公共卫生硕士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浅论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的互动关系
自发秩序与建构秩序的相容性研究
略论张友文的公安文学评论
陈情表
语文教案-外国诗四首
语文教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语文教案-雷雨(节选)
语文教案-逍遥游
装在套子里的人
语文教案-逍遥游 教学设计简案
语文教案-中国当代诗四首
荷花淀 教案示例 二
语文教案-陈情表
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四首
语文教案-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语文教案-短文两篇
语文教案-离骚(节选)
语文教案-沁园春 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