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画竹名家
【文同】
(1018~1079),梓州梓潼(今四川梓潼)人。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皇佑进,知洋洲。元丰元年出知湖州,次年正月未到任而卒,但人亦称文湖州。善诗文,工书、画。享年六十二,着有《丹渊集》。
【高克恭】
(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擅画墨竹及山水,师文同、米芾父子,兼取董源、巨然、李成诸家之长,成自家一体。此图为高克恭传世的唯一一件画竹作品,用笔温和沉静,条理清晰,竹与脚下之石相呼应,可谓“竹石有情”。
【赵孟頫】
号松雪,又号水晶道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在花鸟画方面,他糅合“徐熙野逸,黄家富贵”二体,兼工带写,不尚工巧,而以清疏淡雅取胜。
【管道升】
赵孟頫之妻,字仲姬,浙江吴兴人。工诗文书画,擅画梅、兰、竹。传世墨迹不多见。管道升画竹在元代颇负盛名,其特点是:在用墨上不求变化,竹叶并无层次,一笔完成,行笔以中锋为主,偶有侧锋。最上边的竹叶作“燕飞式”,用藏锋笔法挑出,极为生动。
【李衎】
(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进北京)人。善画枯木竹石,尤善双勾设色竹及水墨竹。李衎曾遍游东南山川,出使过交趾(今越南),深入竹乡观察各种竹子的生长状态。此图的题材还是修竹与树石,杂以兰花野草,共同构筑了此画幽雅明快的意境。
【倪瓒】
(1301~1374),“元四家”之一,字元镇,号云林,别号幻霞生、荆蛮民、奚元朗、净名居士、朱阳馆主等,常州人,出身江南富豪,生活十分富裕。此画湖石瘦立,高梧疏竹,溪流涓涓,笔法雄阔,神气俱全。
【吴镇】
(1280~1354),字仲圭,自号梅花道人、梅道人、梅花庵主等。嘉兴人,家贫,杜门隐居,性孤僻,不满元朝统治,从不以画媚世。除山水画外,吴镇兼善山摸竹石。喜用秃笔重墨,气势豪迈。该册的题句印记,系统记述了他写竹的经验和创作理论。吴镇的画竹法对后世影响巨大。
【柯九思】
(1290~1243),字敬仲,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台州人。他以画竹著名,亦善作墨花。墨竹师文同,而能自创新意。他常以书法用笔写竹石,书画结合,运用自如。
【王绂】
善画竹,他笔下的竹潇洒简练,意态飞扬,很有文人画的清幽之境。王绂画竹虽承前人文同、吴镇墨竹画遗风,但笔墨韵味更具文人情怀,当时被称为画竹的“国朝第一手”。此画为元以后的新创风格。
【夏昶】
(1388~1470),迄今为止,中国画历史上画竹最好的画家,明代人,字仲昭,号自在居士,江苏昆山人。他绘画讲究法度,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均以楷书入画,画竹几乎不见复笔。
【郑燮】
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老师
- 感谢
- 猪八戒参加奥运会
- 哦!“讨厌”的你
- “三好”姐姐
- 爱心的歌者——张杰
- 文花枝
- 钻石的眼泪
- 难忘的两位老师
- 绘画家
- 赵明的奇遇记
- 幽默的奶奶
- 我的二姐
- 韧松
- 后悔的猪八戒
- 萨克斯管音阶吐音\连音练习法
- 浅谈板胡教学中音阶的训练
- 就音阶命名问题答杜亚雄
- 论城市重点中学劳技教育的特色
- 成功的探索 成熟的思考
- 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
- 我的“作文研究性学习”观
- 浅谈手动变速器噪音的判断与维修
- 浅谈钢琴学习中音阶的训练
- 河北省邢台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差异
- 钢琴教学实践中音阶训练的应用
- 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 如何提高琵琶轮指质量
-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 离骚(节选)
- 故都的秋
- 《游褒禅山记》教案(教师中心稿)
- 《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教案设计
- 高二新教材《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 威尼斯商人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故都的秋
- 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曹刿论战
- 《游褒禅山记》
- 故都的秋(教师中心稿)
- 五游褒禅山记
- 小壁虎借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