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4
青年人述说冰心作品
提起冰心,70年代出生、现在二三十岁的青年人会异口同声地说出《小桔灯》、《寄小读者》。而时光倒流回到孩提时代,冰心这个名字会让他们想到更多。
“第一次见到冰心这个名字,我就觉得她很美。后来看到照片,更相信她就是美的。直到读《笑》、《繁星》这些散文,就丝毫不怀疑了。”对于像黎宏这样爱好文学的女孩,冰心无论是名字、人、文字都给她留下了空灵、优美、朦胧的艺术意境。她说,以前上初中时,暑假中曾反复吟诵冰心的散文诗,从中远眺大海,遥望繁星,感受微笑。黎宏后来读了中文系,她承认是冰心让她开始做文学梦。
但更多的人是从课文《小桔灯》中知道冰心的。在公司做文职的黄平说,那天,老师读得眉飞色舞,并不喜欢语文课的他一边开小差儿一边想,这个作家一定挺美的。对不少男孩子来说,文章美,人一定也美。当他们读到“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时显然更肯定了这一点。对于另一些年轻人,他们的印象更多停留在《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冰心一定是个慈祥的长者,自己漂洋过海,还很有耐心地和小朋友交谈。”28岁的程琳琳觉得当年读冰心的文章,就仿佛在听家中老人谈古说今,娓娓道来,甚为亲切。
在记者前天进行的采访中,相当一部分青年对冰心了解并不全面、细致,但那盏“小桔灯”却萦绕脑海十多年。“当时,我们还学着课文中的描写,一起做小桔灯”,
25岁的王瑛小时候觉得冰心的文章很正统。然而,在没多久,她就兴奋地阅读了冰心的诗歌《乡思》:“我一下子就觉得冰心很浪漫。”喜欢做梦的小女孩多半爱浪漫,冰心就这样走进了她们的心。
人们在说到冰心时,似乎更多地陷入回忆中。“只感到她挺年轻的,坐在家中写一些孩子们喜欢看的文章”。对大多数人来说,冰心是孩提时代的一个“伙伴”,就像那盏“小桔灯”,保留了童年的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摘自1999年3月2日《北京青年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地下城与勇士
- 开碰碰车
- 警察叔叔
- 一件织不完的毛衣
- 让世界充满爱
- 妈妈做发型
- 我的橡皮泥杰作
- 我最爱象棋
- 如果我是神笔马良
- 美味肯德基
- 我的橡皮泥杰作
- 家乡的那条小河
- 回忆同年趣事
- 勤劳的奶奶
- 感受玩的快乐
- 有关音乐胎教的一问一答
- 西部大开发,要以国有为主导,民营为主体(1)论文
- 试析如何做好基层检察机关信息工作
- 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浅析
- 试析农村基层组织法律援助的现状及推进措施研究
- 迎合快感的高考作文倍受青睐
- 中学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四环节”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1)论文
- 数学中的德育初探
- 网络传播中的在线广告噪音初探
- 孕妈如何进行音乐胎教
- 怎样提高做现题的能力
- 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 试析法学专业低就业率之反思
- 会展业和旅游业:烟台经济腾飞的双翼(1)论文
- 《荷塘月色》语法修辞
- 改革课堂教学的尝试──《荷塘月色》语言教学新探
- 关于“移觉”修辞格
- 描写月亮的诗词
- 天广地阔大有可为──以《荷塘月色》为例谈谈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
- 语文课的审美教学──《荷塘月色》审美教学法的尝试
- 《荷塘月色》主题思想
- 《荷塘月色》课文分析
- 从人文角度解读《荷塘月色》──语文教学的另一种思路
- 以文求诗 因文会心──以《荷塘月色》为例谈一堂现代文学课的上法
- 《荷塘月色》写作特色
- 文学经典教学的两大硬伤──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
- 《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 《荷塘月色》主题思想
- 《荷塘月色》语言教学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