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4
青年人述说冰心作品
提起冰心,70年代出生、现在二三十岁的青年人会异口同声地说出《小桔灯》、《寄小读者》。而时光倒流回到孩提时代,冰心这个名字会让他们想到更多。
“第一次见到冰心这个名字,我就觉得她很美。后来看到照片,更相信她就是美的。直到读《笑》、《繁星》这些散文,就丝毫不怀疑了。”对于像黎宏这样爱好文学的女孩,冰心无论是名字、人、文字都给她留下了空灵、优美、朦胧的艺术意境。她说,以前上初中时,暑假中曾反复吟诵冰心的散文诗,从中远眺大海,遥望繁星,感受微笑。黎宏后来读了中文系,她承认是冰心让她开始做文学梦。
但更多的人是从课文《小桔灯》中知道冰心的。在公司做文职的黄平说,那天,老师读得眉飞色舞,并不喜欢语文课的他一边开小差儿一边想,这个作家一定挺美的。对不少男孩子来说,文章美,人一定也美。当他们读到“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时显然更肯定了这一点。对于另一些年轻人,他们的印象更多停留在《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冰心一定是个慈祥的长者,自己漂洋过海,还很有耐心地和小朋友交谈。”28岁的程琳琳觉得当年读冰心的文章,就仿佛在听家中老人谈古说今,娓娓道来,甚为亲切。
在记者前天进行的采访中,相当一部分青年对冰心了解并不全面、细致,但那盏“小桔灯”却萦绕脑海十多年。“当时,我们还学着课文中的描写,一起做小桔灯”,
25岁的王瑛小时候觉得冰心的文章很正统。然而,在没多久,她就兴奋地阅读了冰心的诗歌《乡思》:“我一下子就觉得冰心很浪漫。”喜欢做梦的小女孩多半爱浪漫,冰心就这样走进了她们的心。
人们在说到冰心时,似乎更多地陷入回忆中。“只感到她挺年轻的,坐在家中写一些孩子们喜欢看的文章”。对大多数人来说,冰心是孩提时代的一个“伙伴”,就像那盏“小桔灯”,保留了童年的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摘自1999年3月2日《北京青年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改变从哪里做起
- 勇敢,90后的优秀品质
- 心中有梦
- 找春天
- 赛车
- 未来的鞋
- 飞吧,春天的翅膀
- 妈妈我爱您
- 我爱冬
- 尽力而为就好
- 有趣的比赛
- 童年趣事
- 雪的思念
- 哭了,散了,但爱永存!
- 那年夏天,峩扪曾经快乐过
- 探讨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
- 《融资中国》出品人朱闪:股权扩张时代已经来临
- 重庆医保新政夭折是一个教训
- “辞职看世界”未尝不是一种正能量
- 广东海事局廉政火炬传递活动广州站正式启动
- 再访北川中学
- 2014中国十佳创业投资机构
- 浅谈堤防施工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 PE+上市公司新常态?一夜情?
- 贾康:PPP是制度供给的伟大创新
- 201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正式启动
- 孙洁:PPP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模式
- 滑雪与融资炒股
-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合伙的力量
- 浅析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6《景阳冈》
- 8《意想不到的灾害》
- 19《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10《花潮》
- 1《我们爱你啊,中国》
- 25《明天,我们毕业》
- 16《匆匆》
- 9《看不见的大力士》
- 18《凡卡》
- 7《冬眠》
- 24《印度洋上生死夜》
- 1《别了,我爱的中国》
- 11《鸟的天堂》
- 12《只拣儿童多处行》
- 2《一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