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观舞记》教学设计

《观舞记》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7

《观舞记》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本文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是现代文坛的常青树,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她以讴歌母爱、童真和自然为题材,温柔脱俗的文字风格,迷倒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冰心相对于同时代的女作家,幸运得多。她成长于一个爱的家庭,读遍中外白话小说的海滨童年,为她未来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童年的冰心在奇幻的大海旁度过,北方的大海给了她最早的艺术熏陶,给了她奇幻的艺术想象力,她长大以后的文学创作是从大海的波涛声中汲取营养的。冰心的海是温柔的、秀美的,因而形成了清纯、温柔、文雅的风格。

今天我们学习冰心的《观舞记》,又一次感受到冰心温柔的海。读罢此文,我们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心中的感受—美: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美,但冰心的语言更美。读此美文,我们从中获得了舞蹈形象和语言艺术的双重美感。

文章开篇是先声夺人的美。用颇为作难的设问,引出四个假设句形成排比,以准确而调和的色彩,勾画出这一对舞蹈家的旋舞、服装、舞步、身形。作者觉得还不足以表达心头的惊喜,又重新设喻“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森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来表达自己满心的欢喜和激动。

冰心对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的总体感受是“飞动的美’’。冰心对印度舞蹈颇有研究,但她却是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来写此文的。

冰心从气氛、外貌、服饰、舞姿、神态、身段等方面用语言文字再现视觉形象,,突出心中的美感。

气氛的静穆美。“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从背景的静穆突出印度古典舞蹈的浓郁的宗教色彩。

出场的光艳美。“低头合掌”“她亮出她秀丽的面庞和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这一美妙的瞬间,人们屏住呼吸,惟恐任何一丝声响会把这再生之光惊逝。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

服饰的艳丽美、游龙般的曼舞美。轻歌曼舞,随着音乐响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从轻风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像游龙一般。

传达出神韵的神态美。“忽而双眉颦蹙……”“忽而笑颊粲然……”…… 随着舞蹈的演绎,卡拉玛姐妹的神态不断变化,她跳的是心灵之舞,人与舞蹈完全融合。看着卡拉玛的舞蹈,作者仿佛在倾听“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婀娜多姿的身段美。令冰心折服的还有小妹妹拉达表演的蛇舞。身段“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視阔步”,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写出拉达身段的精妙。“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使人透过一连串优美的动作仿佛感到扣人心弦的旋律在心中激荡。

对卡拉玛姐妹,冰心是怀着赞美和感激的,这我们从文章结尾可以感受到,同时冰心在结尾还揭示了另一种感受:民族艺术根植于民族的土壤中,民族艺术是人们了解各国历史文化的窗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观舞记》的语言,就象卡拉玛姐妹的舞蹈那样打动人心。文中的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准确生动地再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艺术。

【文本的教育价值】

在新课标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其中重要内容。本文是篇美文,舞蹈艺术的美、语言文字的美,无处不体现美。让学生用他们的一双双慧眼,去寻找美,发现美,积累美,挖掘美,再现美。

因此,教学目标就包括: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引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关注和喜爱,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双审美的眼睛,懂得欣赏美。

2、知识和能力目标:

通读全文,把握印度舞蹈的特点。抓关键词句,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再现视觉形象的方法。积累美词美句。

3、过程和方法目标:

反复诵读,训练学生抓关键词句,筛选信息,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引领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领会舞蹈艺术及语言文字的美。

【文本资源利用】

本文所在单元主题是“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元重点是通过阅读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感悟,由此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及审美品位。

根据本文的内容和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舞蹈艺术的美及语言文字的美,从而体会异国文化的魅力,引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对民族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品位。

【教学设计及内容】

〖教学思路〗

本文是一篇介绍印度舞蹈艺术的美文。但学生对外国舞蹈艺术较为陌生,因而在学习本文时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抓住舞蹈的“美”及语言文字的“美”进行导读尤为重要:

1、读一读,找一找。学生筛选信息,整体把握课文。从中寻找美。

2、理一理,炼一炼。学生提炼信息,体会作者的思路写作手法,从而发现美。

3、问一问,想一想。理解开篇的先声夺人及作者的立意,从而发掘美。

4、理一理,积一积。整理美词美句,为仿写作准备,从而积累美。

5、学一学,写一写。从学到写,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再现美。

〖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课时为一课时,阅读理解本文内容,掌握写作手法,积累美词美句。

〖教学过程及安排〗

一、导入

1、多媒体播放一段印度舞蹈,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问题:同学们,能谈谈观看印度舞蹈后的感受吗?

2、老师在学生谈的基础上讲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要点提示:历史悠久,体态优美,宗教色彩浓厚。

二、读一读,找一找

学生整体阅读,筛选信息,寻找美:

1、听学生朗读课文。问题:读得好不好?为什么。

要点提示:语速中速,语调轻松而愉悦

2、快速阅读,筛选信息,找出文中描写印度舞蹈的语句,并用一个词精辟地概括。

要点提示:抓住作者对印度舞蹈的感受“飞动的美”,从13到18节逐一找寻,注意语句的准确。

三、品一品,炼一炼

1、学生品读重点语句,从中提炼概括信息,理清作者的思路及写作手法,发现美:

用“我欣赏‘……’这句……因为它通过……的描写,写出了印度舞蹈……的美。”的句式概括提炼。

例句:我欣赏“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小桌上奉着一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这句,因为它通过……对舞蹈背景的描写,写出了印度舞蹈气氛静穆的美。

要点提示:要求学生从前一环节寻找的描写印度舞蹈的句子中提炼美点,分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印度舞蹈哪个方面的美。

2、概括美:

用“我发现‘飞动的美’美在……,美在……”的句式对前一环节提炼的美点进行归纳。

例句:“我发现‘飞动的美’美在气氛的静穆,美在出场的光艳,美在服饰的艳丽,美在神态的传神,美在曼妙的舞姿,美在婀娜的身段。”

四、问一问,想一想

分析文章的开篇及结尾,体会开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挖掘美:

1、问:这篇如诗如画的美文,开篇又美在哪里呢?

要点提示:以设问句,引出四个排比的假设句开篇,先声夺人,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清纯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写出了作者心中“满心的欢喜和激动。”

2、问:如果我们观看了精彩的表演,最想表达的情感应该是什么?作者是否也表达了这种情感?

要点提示:赞叹、感谢之情。在21、22节表达了此种感情。

3、问:19、20节起到什么作用?能否删掉?

要点提示:19、20节作者所表达的是另一种内涵:民族的艺术根植于民族的土壤中,正因如此,民族艺术才是最具活力,最具生命力的,是人们了解各国文化历史的窗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不能删掉。

五、理一理,积一积

这是篇美文,请同学们把美词美句整理在积累本上,为仿写做准备。积累美。

要点提示:

1、动词美

2、量词美

3、反义词美

4、短句美

5、比喻句美

6、排比句美

7、感叹句美

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六、学一学,练一练

我们通过冰心清新而活泼的语言,了解了印度舞蹈的特点,获得了舞蹈艺术与语言文字的双重审美享受,感受到民族艺术的生命力。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有多少民族的精华等着我们去吸收,同学们,努力吧。

现在我们运用所学到的将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文字的方法,融进积累的词语,看舞蹈《千手观音》仿写一段。再现美。

要点提示:选准角度描写,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并把积累的美词美句尽可能融入文中。

学生习作:

一假如我是个作家,我就要用美妙的词语,来描绘她们天衣无缝的配合;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光艳的色彩,来点染她们金光闪闪的服饰和神圣的面容;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用无暇的碧玉,来雕镂她们婀娜的身姿。

二我们虽然不知道故事内容,但我们的情感,却随着她们的动作而共鸣。她们忽而庄严肃穆,忽而高贵圣洁,忽而轻柔妩媚。她们的舞步轻巧而曼妙,她们的四肢修长而灵动,她们的队形整齐而化一。当她们舞动时,就如朝阳辉映下的波浪,泛起阵阵涟檹;就如一泓清水中的莲花,徐徐颤放;就如孔雀开屏,尽态极姸。给人以惟美的感觉,直摄人的内心,洗涤人的灵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爸爸
我的妈妈
“冤枉”奶奶
我的爸爸
调皮鬼
我的好朋友
“糊涂”老妈
我的“好朋友”
让人讨厌,但又让人喜欢的他们
我爱戴的老师
我和母亲
我的弟弟
怕打针的我
“活宝”同桌
我是快乐的
财产权是自由的守护者
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几点思考---
论不动产登记制度和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关联与协调---
辽宁省自主创新软硬环境分析(1)论文
从汶川地震看豫北体育旅游的开发(1)论文
民主的悖论
山东体育旅游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1)论文
歌尔声学13亿建公寓
珠三角地区实施加工贸易新政的基本判断和路径选择(1)论文
初中英语新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浅探
论秦皇岛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策略(1)论文
对南京红楼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1)论文
河北省临港工业区域循环经济模式构建途径(1)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大型厅堂室内设计中的建筑声学设计方法研究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感悟别样真爱,加深人物赏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让“母爱”在阅读中升华──《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文中巧设辩论,辩出爱的真谛──《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案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