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9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有条件的地区可在课前播放关于南极恶劣天气或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对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本课生字词较多,要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为朗读、复述课文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地区尽量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一些资料,拓宽学习的空间。
【教学内容】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主要记叙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事件经过。作者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在教学时,可重点突出斯科特和他的伙伴的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只要对南极稍有了解的人就都知道,在南极南纬90°设立的科学实验站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探险队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到达极点近五个星期,并顺利回到挪威,斯科特等五人却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中。而作者茨威格并没有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是把目光投向斯科特,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历史上都是为胜利者歌功颂德,为什么作者对斯科特表达了崇高的赞誉?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答案。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二、整体感悟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默读,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出示问题组: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说给大家听听。
2、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然后四人小组相互复述故事,再推举一人在全班复述,学生相互补充,教师提示大家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帮助学生感知内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课文中令人难忘的细节,并说出为什么这些细节令人难忘。
三、研读与探究
1、教师导学:
这篇课文是非常感人的,研读好重点片段,会对课文内涵有更深的理解。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段,在朗读中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合作探究:
问题组:
⑴斯科特等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
⑵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⑶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朗读课文后,可以小组讨论,共同研讨问题。
3、教师小结: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的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上的鼓舞。
四、体验与反思
教师导学:
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
教师可从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启发学生。
五、作业
1、积累字词句。
2、根据查阅的资料,写一篇读书笔记。
本教案的设计,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在教学环节中,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学科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充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查找资料、引用资料,拓展了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和感悟。复述课文是在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中进行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炼,思想认识也得到提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年的梦
- 假如我会克隆……
- 假如我是“新材料”科学研究员
- 二十年后的我
- 20年后的相聚
-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一个地球
- 假如我会克隆
- 假如我会克隆
- 童年的幻想
- 我的童年梦
- 神奇的鞋子
- 20年后的我
- 玩儿国
- 20年后的房子
- 如果我没有那样做……
- 论析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培养对策
- 浅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育人优势
- 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探析
- 住院制规范化培训对新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 家庭背景对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影响的实证分析
- 论学校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 试论技校生的德育管理方法
- 浅谈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法律控制系统的研究分析
- 论析会计教学改革的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 浅谈当代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初探
- 转型期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矛盾性及其背景分析
- 浅谈职业教育中化学实验的作用
- 关于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策略分析
- 论高职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
-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 《音乐巨人贝多芬》词语辨义
- 偷梁换柱,错出真悟──《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一得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实录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反思
-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文评点
- 《音乐巨人贝多芬》有关资料
- 《音乐巨人贝多芬》学法指导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 《音乐巨人贝多芬》问题探究
- 《音乐巨人贝多芬》写作特点
- 《音乐巨人贝多芬》结构分析
- 《音乐巨人贝多芬》重点句子分析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
- 《音乐巨人贝多芬》词语解释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