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3
《珍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相互切磋。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善待动物,尊重生命。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可能喜欢体育的同学都知道,2002年1月份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网球公开赛上,当时赛场上的气氛十分紧张,运动员你来我往打得非常激烈,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只小鸟飞进了赛场,而球不偏不倚地击中了它,当时小鸟惨叫了一声,跌落到地上。本来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球击伤小鸟的事情纯属偶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我们感到非常震惊,运动员马上停止了比赛,跑到小鸟跟前,当他发现小鸟已经死去的时候,痛苦地跪在地上,默默地祈祷了许久,才重新投入了比赛。现场的观众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是有人说这未免有些小题大作了,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惟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惟一具有情感的生灵,人类还有着最亲密的生存伙伴,那就是动物。那么人和动物之间,到底能不能建立起相互信赖、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呢?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就告诉了我们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
1、多媒体展示,扫除生字障碍。
2、听课文录音,请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请学生用喜悦的语气读自己喜爱的片段,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
三.合作探究
1、分组讨论(大屏幕上显示研讨问题):
⑴“我”和小雏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⑵《珍珠鸟》这篇散文写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点滴的小事,但却感人至深,那么这篇文章中最让你感动的画面是哪一幅?为什么?
请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集中力量进行研讨,之后全班各组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总结,深入文章主旨。
2、自由质疑,大胆创新:
对于这篇散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在小组内提出来,共同解决;如果有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
组内自由质疑探讨;发表个人见解。有代表性的问题,全班交流。
3、《珍珠鸟》是一篇优秀的散文,语言清新优美,内涵深刻下面我们来仔细品味一下:
请你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句子或词语,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四、课外拓展,培养能力
1、《珍珠鸟》为我们描绘了人与动物关系的理想境界,但在现实世界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象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呢?
看课外阅读材料,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其内容。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情呢?(多媒体展示)
3、交流两句当代作家的名言警句。(多媒体展示)
五、作业
1、为我们的校园设计一些环保标语。
2、用喜悦的语气,写自己喜爱的动物。
六、多媒体展示,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结束语:“保护环境,关爱动物”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该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如果我们每一位同学都
能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课例反思】
这堂课,是我参加县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的教学设计,现就其主要特点,点评如下: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开始时用“为一只鸟而下跪”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这件事的见解,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探讨的冲动和兴趣,拉近了自己与课文的距离。
2、重视朗读训练,促进整体感知:
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这节课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就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多角度、多方式地培养学生朗读,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整体感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新的理念,突出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3、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堂课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教师交流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体现了他们的积极思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获益匪浅。
4、课外拓展,培养能力:
这堂课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于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利用课外资料(阅读材料《我和狼的友谊》及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不仅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针对社会上残害动物的现象,谈自己对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动物的事情,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与动物关系问题,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很好的培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网虫爸爸
- 女生日记【1】
- 这就是我
-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 老师,辛苦啦
- 女儿说明书
- 我
- CK-歌特堕天使
- 我喜欢的一位作家
- 我
- 我爱我的母亲
- 令我又爱又恨的人
- 含辛茹苦的妈妈
- 写给翟佳颖的一封信
- 难道,这就是我的六年级生活吗
- 国际贸易论文贸易保护主义演进及中国应对策略
-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地方集群的困境分析
- 我国产业整合并购研究分析
-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及其运做方式
- 国际贸易论文国际企业的文化管理
- 国有资产在流动中升值研究探讨
- 经济法课程体验式教学探析研究
-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并购重组经济学的分析
- 国际贸易论文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 国际贸易论文进出口模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构想
- 国际贸易论文关于中国国际收支的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 对我国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试论
- 国际贸易论文论三一重工起诉奥巴马政府的意义
- 国际贸易论文嘉兴紧固件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 国际贸易论文谈非关税壁垒对外贸的影响
- 《落花生》预习解析
- 解构:阅读教学新视点:《地震中的父与子》
- 快乐交流 轻松评议——《新型玻璃》教学片段口语交际案例与反思
- 开放与解构的阅读教学案例:《地震中的父与子》
- 《新型玻璃》教学案例分析
- 《新型玻璃》教学导入
- “星罗棋布”和“如蛛网般”--《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词句教学
- 《落花生》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
- 边吃边谈受教育--《落花生》教材理解
- 《新型玻璃》习题精选
- 信念,创造爱的奇迹——《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课后随感
- 注重积累 训练思维——《落花生》造句训练示例
- 让学生在吃中聊、聊中学——《落花生》一课教学设计
- 情感也是颗“珍珠”――听《珍珠鸟》有感慧
- 这个展销会开得好——介绍《新型玻璃》一种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