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0
用情叩开学生的心扉──《斑羚飞渡》教学案例
《斑羚飞渡》是安排在七年级下期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以动物为中心的佳作,倾注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有对残害生灵的反躬自省,也有对动物自我拯救的内心震撼,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品质,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本文作者就着重刻画了斑羚们在面临绝境时,老斑羚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赢得种群生存机会的悲壮场景。这场景深深震撼了每位读者的心灵,因此,我在上这一课时充分借助音乐和画面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悲壮的氛围中感悟到从斑羚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献身精神和团队精神,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视生命。以下是从课堂上摘取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声情并茂的导语。
(以《天亮了》这支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当这旋律在耳畔响起,那副画面便在我眼前闪现:缆车绳断的一刹那,父亲的大手将孩子稳稳托起,缆车坠入了谷底,孩子获救了,父亲却永远告别了这个让他留恋的尘世,父亲用他的双手托起了孩子生命的希望,那高举的双手凝固成一座辉煌的雕塑,这雕塑将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感动,永远的震撼!生命的延续以牺牲另一部分为代价,人类如此,动物也如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发生在动物界的凄美的故事──《斑羚飞渡》。
凄伤的音乐和满含深情的叙述将同学们深深吸引,都迫不及待地翻阅课文
片段二:饱含感情的配乐朗读。
师:我们一起品味了文章的精彩语句,老斑羚们的献身精神让我们心灵为之震撼,是他们用那可歌可泣的悲壮行为铸就了种群生命的辉煌,那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斑羚飞渡的精彩情节,你们最希望听到谁的朗读?
生:王亚奇。
师:好吧。其他同学合上书,闭上眼睛,用耳朵听,用心去感受,用脑子想,想象一下斑羚飞渡的画面。
(学生在忧伤的音乐中恰如其分的传达出了文字中蕴涵的感情,其他学生听的非常专注入神)
师:打开书,大家把刚才听到的内容再朗读一遍。
(虽是齐读,但我听出了他们内心的感动。)
师:刚才我们从文字中感受了斑羚们的精神美,下面再从图片上感受一下。
(学生观看斑羚飞渡的动画场景,个个神情严肃,若有所思,他们已被这扣人心弦的一幕深深震撼)
师:当你读了这精彩的文字和看到这悲壮的画面,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生1:老斑羚的献身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想起许多革命志士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
生2:我感受到了斑羚群体的团队精神,如果没有他们恰倒好处的配合,就不可能有种族的延续,这让我们想到在这次运动会中,我们之所以获得男子第一名,这与我们几个队员那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分不开的,这重精神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
生3:我想对人类说:“放下手中的猎枪吧,他们也是生命,生命应该是平等的!”
生4:我们应该保护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地球应该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
……
许多同学情绪激动,还没等别的同学说完就马上站起来,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将这堂课推向了高潮。
片段三:感人至深的结束语。
师:不过,让我们感到些许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动物当作人类的朋友,甚至为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支歌曲的MTV,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观看女孩救丹顶鹤陷入泥潭的画面)
师:(在音乐声中)那只丹顶鹤获救了,而那位姑娘却永远留在了那片沼泽地,我们不愿再听到斑羚飞渡这样凄美的故事,虽然斑羚飞渡时那双双划出的矫健身影,那一声声空谷回荡的死亡之音,种族延续的强烈求生欲望和如此高尚的牺牲精神交织成一曲生离死别,石破惊天的千古绝唱,但这凄美壮烈的一幕也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柔弱的小草有他存在的意义,强壮的狮子有它活着的价值,生命应该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珍视每一个生命,我们多么希望在人与动物之间架起一座美丽的彩虹之桥,通向生之彼岸,通向永恒的和谐。
【教后感想】
下课了,那忧伤的音乐还在教室回荡,一些学生还没有从那激动而又略带伤感的情绪中走出来,他们不自觉地围在一起,各自抒发内心的感受:有的为斑羚的精神折服,有的对那些为了金钱而践踏宝贵生命的狩猎者表示愤慨……听着他们的议论,我强烈的感受到学生们从这篇文章中不仅仅领会到了斑羚的可贵精神,更懂的应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应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回想这堂课,之所以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如此大的震撼,得力于课堂情景的创设,是情开启了他们的心扉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 一双高跟鞋
- 难忘的运动会
- 帽子
- 父爱无边
- 我的爸爸
- 小鸟的新家
- 欢庆
- 我为您骄傲,我为您自豪
- 门长
- 打雪仗
- 一堂英语课
- 爸爸“欺负”我
- 有趣的实验—纸杯烧水
- 我爱我的老师
-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1)
- 新旧基本准则重大差异的比较(1)
- 环境会计的单式记账方法及其运用(1)
- 实施新《会计法》对税务工作的影响(1)
- 浅析会计伦理道德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1)
- 浅论会计职业判断(1)
- 论网络时代的会计(1)
- 会计发展:国家化与国际化(1)
- 浅析会计核算实务《企业会计制度》(1)
- 我国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独特性(1)
- 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特色研究(1)
- 新会计准则实施需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1)
- 会计职业判断探微(1)
-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及其局限性(1)
- 传统会计主体概念辨析(1)
- 《看电视》综合资料
-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
- 《看电视》第一课时教学札记
- 《看电视》教学设计三
- 《胖乎乎的小手》综合资料
- 《看电视》教学设计二
- 《看电视》教学设计五
- 《古诗两首》综合资料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一
- 《看电视》教学设计一
- 《看电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看电视》教学设计四
-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