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新闻两则》重点难点讲解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主体部分第二层写战况之后插入作者简要的议论(“此种情况……都很泄气”),突出我军英勇善战,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和士气败落、不堪一击的军情。对于敌军方面的情况详议,首先是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其次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此处着重点明这一点,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确的。
2、详略得当: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课详写了第四层(“从此,河南全境……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主要战绩有三项:第一,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第二,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第三,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3、新闻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来讲,就是消息。它一般有三个特点:
⑴ 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⑵ 报道及时。
⑶ 简明扼要。
一则新闻(消息)在结构上包含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有时还有背景和结尾。新闻多用记叙手法,写新闻须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
4、写“消息”并不是“纯客观”的报道,它要把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本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激情。如文末“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六个动词连用,雄健用力,写出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节节胜利,所向无敌的气势。
5、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段议论,从两方面分析造成“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前一原因分析较略,后一原因分析较详,这是因为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已被事实证明,不须多言;详议“敌况”,指出“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是敌军抵抗“甚为微弱”的实质,有利于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将其与“一致希望和平”的广大官兵分开来,达到瓦解敌军、孤立少数、争取多数的目的。这段议论,有很强的政策性,从而使这篇新闻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摸蛤喇的趣事
- 我的一家
- 大自然的神奇
- 一次拔河比赛
- 借钱
- 抓蛤喇
- 喜羊羊与灰太狼——头条新闻
- 第一次坐过山车
- 我爱家乡的黄桃
- 争吵
- 暑假生活趣味多
- 一棵长着耳朵的树读后感
- 活泼可爱的小黄猫
- 暑假生活真奇妙
- 乐在其中
- 《大学》早出新证
- 论宪法权力(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社会主义宪政(1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东亚国家司法改革的宪政基础与意义
- 从儒家文化的和平思想看中国“和平崛起”
- 论风水观(术)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
-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文化的根与花——谈儒学的“返本”与“开新”
-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16)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荀况行年新考
- 孔子作《左传》“蓝本”的史实否定不了
-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11)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监督司法化(1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未经深思的民主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 《小英雄雨来》
- 《麦哨》教学设计
- 《山雨》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 《观潮》
-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说明
-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