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课堂上的对话──《芦花荡》教学有感
有人可能会说,“对话有什么新鲜!老师问,学生答,不就是对话吗?”其实,这只是问答而已,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所谓对话,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它所促成的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而是知识的重新建构。引用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话就是: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为对话搭建最佳平台,先为对话创设体验的情境。在语文课堂中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是一种重要而常用的方法,它往往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将心比心,从而与文字进行最为亲密的接触。
在《芦花荡》的教学中,为了赏析老人这一形象,我问:“如果你是老人所护送的两个女孩中的一个,你最喜欢老人的哪一点,为什么?”
有学生说:我喜欢老人的自信。课文中说:“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多么自信!而且他的自信也是有基础的,他的水上工夫确实了不得。
又有学生说:如果我是那个受了伤的女孩,我喜欢老人说到做到,为我报仇。你看,文中老人是这么说的:“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老人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到了。
学生还说:我喜欢老人的智勇双全。文中这么写:“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你看,一个老人就这么把日本鬼子玩得团团转,不就靠老人的智勇双全吗?看着觉得真解恨!
学生的回答无不证明,由情境带来的体验会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同文本对话,充分挖掘文本中闪烁着迷人光芒的语言文字,和文本融为一体。这时,知识的价值就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而在于为人不断创造新的“中国”;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再是单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在知识环境中寻求人的本来价值。这时,知识的质和量都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人在知识中的感受、经历和体验。人不再是外在于知识体系,而是内在于知识,与知识融为一体,不断地在对话中“寻找自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姐姐啊姐姐
- 哎我好“傻”啊
- 午夜杀手
- “不同”的爸爸•不同的爱
- 冷冻的亲情
- 金牌厨师——我的妈妈
- 第四章海盗来袭(下)
- 第八章被逼而去(下)
- 第四章海盗来袭(上)
- 我的新作品
- 长绳再见
- 第九章石塘小镇(上)
- 五章往生神果(下)
- 第五章往生神果(上)
- 班长
- 浅谈刑法修正案对绑架罪的修改
- 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分析
- 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创作基础
- 水文地质勘察中常见的难点及相关对策
- 长江刀鱼价比黄金,投资潜力大
- 英语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试述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 浅议我国同性结合法律认可模式的选择
- 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权属的法律分析
- 关于怎样摆放书本更合理的开题报告
- 注册资本实施认缴制的风险防范研究
-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 刑事诉讼证人出庭和证人保护有关
- 对行人闯红灯现象的法律分析
- 《基于绘本的小学低段激趣作文的研究》开题报告
- 12 猫
- 信客
- 渔夫的故事
- 16《社戏》
- [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学设计
- 《中国石拱桥》
- 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 信客
- [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2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 中国石拱桥
- 《苏州园林》的课改新教案
-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三峡、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