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战争的残酷和追求和平的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2、透过行为体悟人性的本质。
3、领会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曾做过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对德国兵到一户被占领的农家去,那家的女主人正巧是一个地下党。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战争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哪位同学能向我们概述一下这段故事?
学生讲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的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前一年,当时的德国法西斯已经处于兵败如山倒之际,但是有战斗就有牺牲,我们一起看看这里的蜡烛发挥什么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2、翻译者:茅盾,我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3、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4、阅读课文,找出并朗读最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结合这些片段,说说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5、再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所体现的深层含义。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在假设,比较中品味。
⑴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⑵多次提到老妇人的围巾,这条黑色的围巾有什么特殊意味?
⑶“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品位原句好在那里?
6、品读文中意味深长的句子和场景的意蕴:
⑴如果你是寻找契柯拉耶夫尸身的士兵之一,看到老妇人在战友坟前续上新蜡烛,你会有哪些心理活动?
⑵“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象一个母亲的眼泪,正象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远不朽。”这两句话意味深长,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说它们的含义。
⑶文章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用一两百字写下来。
7、课时小结。
8、布置作业:
⑴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细节描写;学习这种极力渲染的描写方法,
⑵探讨蜡烛在文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的一幅画
- 我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美术我的最爱
-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 一件艺术品
- 我喜欢的一首诗(3)
-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 我喜欢的一幅画
- 我喜欢的一幅画3
- 给远方小学生的封信
-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 给汶川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 给四川地震灾区朋友们的一封信
- 我喜欢的一件青花瓷
- 声乐优秀课的培育与建设
- 民族音乐在音乐市场的传承思考
- 浅论治理公路货运超限超载运输的阶段策略研究
- 古典吉他右手演奏的基本要领
- 生物节律在驾驶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高速公路软基鉴别、处治及检测方法
- 谈古筝学习的现状
- 论钢琴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关系
- 谈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
- 对于声乐钢琴伴奏与艺术指导教学初探
- 关于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使用问题分析
- 爵士乐在我国通俗歌曲中的运用
- 第三方物流的价值探析
- 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
- 我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相互关系
- 《难忘的泼水节》 重点问题探究
- 《日月潭》 整体阅读感知
- 《难忘的泼水节》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日月潭》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日月潭》 教案讲义1
- 《难忘的泼水节》 整体阅读感知
-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讲义1
- 《难忘的泼水节》 考点练兵1
- 《难忘的泼水节》 趣闻故事
-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讲义2
- 《难忘的泼水节》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日月潭》 重点问题探究
- 《难忘的泼水节》 考点练兵2
- 《日月潭》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日月潭》 教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