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6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50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不满足于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从中国掠夺到的权益,要求在《南京条约》的基础上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等国曾两次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无理要求,遭到拒绝。随后,英法两国便策划了一场新的侵华战争即第二次鸦片战争。
法国以1856年2月神父马赖在广西西林从事非法活动被杀事件作为侵华借口,英国则制造了“亚罗号”事件为发动战争的借口。12月中旬,英法联军5000余人发动了对广州的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29日英法联军占领广州。1858年5月,英法舰队攻陷大沽口后到达天津。清政府慌作一团,立即派大学士桂良等赶往天津议和。在英法两国的威吓下,桂良于6月下旬分别与其签订了可耻的卖国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江宁(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雇用外国人;外国传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外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1859年6月25日,英法军舰又借口向大沽炮台发动进攻。经过整顿的大沽守军奋起反击,击沉击伤英法兵舰十余艘,毙伤侵略军四五百名。英法联军狼狈撤出大沽口。
1860年4月,英、法全权代表额尔金和葛罗率大批军队再度开到中国。5月下旬,英军占领大连湾。6月初,法军占烟台,封锁了渤海湾。8月21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24日占领天津。10月初,联军占领圆明园,在恣意抢劫破坏之后,又放火焚烧,一座世界上最瑰丽多姿的宫苑就这样毁于英法侵略军之手。10月下旬,清政府代表恭亲王奕䜣与英、法代表先后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至此结束。《北京条约》规定: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发还天主教资产;对英、法赔款各增加到800万两,恤金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一次向外国侵略者屈服,中国在半殖民地道路上陷得更深了。中国丧失大片领土,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属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由于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中国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加深了中国广大老百姓的苦难。但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他们在英法联军所到之处,奋起进行保卫祖国的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烤甘薯
- 威风锣鼓响起来
- 爱吹牛的小猫咪
- 瞻仰双塔寺烈士陵园
- 枕头的秘密
- 一件难忘的事
- 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
- 续《小村庄的故事》
- 开心的一天
- 如果我有一支神笔
- 小鸡学飞
- 下雨了
- 月饼
- 学下围棋
- 我知道了
- 关于我国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探析
- 试论“三课堂”模式与会计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 关于专门用途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试析高职教育视野下的新能力本位课程观
- 试析如何在校企合作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 关于实验实训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趋同研究
- 试论高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关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之确定
- 关于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国际借鉴与路径探究
- 关于现阶段中国职业教育的“四大命题”
- 关于高职学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 简论高职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探讨
- 关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技能习得的文献研究
- 试论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指导
- 《〈诗经〉两首》课文简析
- 《〈诗经〉两首》写作特色
- 《〈诗经〉两首》词语古今异义
- 《〈诗经〉两首》中心意思
- 《采薇》译文
- 《〈诗经〉两首》鉴赏点示
- 《〈诗经〉两首》特殊句式
- 《氓》和《采薇》导学
- 《氓》译文
- 《〈诗经〉两首》写作借鉴
- 《〈诗经〉两首》课文评点
- 《〈诗经〉两首》词类活用
- 《〈诗经〉两首》多义词辨析
- 《〈诗经〉两首》题解
- 《〈诗经〉两首》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