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训练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体味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二、导入
知道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的作者吗?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这两部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
三、让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教师作补充: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正音、解词):
体面 给予(jǐ) 独一无二 眼花缭乱 制裁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珐琅(fà láng) 箱箧(qiè) 赃物
四、快速默读课文
1、明确文章两大内容板块:
⑴ 赞美圆明园。
⑵ 谴责侵略者。
2、讨论: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而雨果也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目的是什么呢?是夸英法联军抢得有眼光、有头脑?作为一名法国人是不是该为自己的祖国发了一笔横财而高兴?
⑴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①~④段,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⑵ 有感情地朗读⑤~⑩段,找出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哪些是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五、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世界奇迹 “赞誉”
破烂
惊人杰作 讽刺、 谴责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本文,激发了同学们对法西斯的愤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暖心的一句话
- 长城观日全食
- 快乐的野餐
- 难忘的夹弹珠比赛
- 这也是一种快乐
- 打乒乓球
- 第一次喝酒
- 我和时间赛跑
- 第一次做主持人
- 给文竹修剪叶子
- 记一堂美术课
- 我和老师之间的小故事
- 博物馆一游
- 暑假趣事
- 记一次消防演习
- 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提高吉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
- 从序列论中国古建筑意匠
- 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困境分析与出路探讨
- 从保州问题看辽中期与高丽关系
- 中国财政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效果分析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现路径探析
- 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优势因素分析
- “十二五”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探索
- 全球本币金融产品市场最新发展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 浅析农业在经济转型中的逻辑前提及其作用
- 浅析孟子道德修养学说
- 对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关键与根本浅析
- 中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探究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