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2、知识与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3、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体味雨果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简介背景:
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
2、圆明园:
在北京海淀附近,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约十余公里。园内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145处,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
3、雨果:
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第一遍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并朗读。
3、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朗读。
4、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
(学生可能从以下两方面说感受:英法联军的罪行令人发指,使人愤恨;雨果对中国的巨大同情受人尊敬。)
5、师生第二遍朗读课文,认真品味感情。
三、拓展
课本前插图有两幅圆明园被毁前后的照片;历史书八年级上册中也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和相关图片,你看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可能从几方面说:侵略者的暴行,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毁灭;落后的清政府软弱挨打;新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国人扬眉吐气。)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常识。
2、有条件的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把握主题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赞美和谴责的口气。
2、指名概括文章的主题。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立场非常明确,态度非常鲜明。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二、评价雨果
中国是被掠夺国,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那是很自然的。如果我们换到雨果的位置上去,那么,我们就会想到,一个法国作家如是说,实在是非常也不起的。雨果是在强盗统治的国度时发表他的议论,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他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是很有骨气的,因而也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誉和崇敬。
三、课堂练习
1、朗读、识记,积累以下词语:
琉璃 珐琅 晨曦 瞥见 箱箧 荡然无存 丰功伟绩
2、指名学生用以下词语造句:
眼花缭乱 丰功伟绩 荡然无存
3、思考、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⑴ 文中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方法,使文章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找出一些例子来。
赞誉、文明、野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漂亮。
⑵ 作者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进行比较,有什么作用?
⑶ 雨果在文中对圆明园的大量赞美,有什么作用?
⑷ 朗读、识记这句话:“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是何意思?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新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木偶的故事(续集)
- 我的玩具小狗
- 忘情罗刹
- 本班轶事之老师版
- 我de同桌
- 这就是我
- 我的好朋友邓雯文
- 可爱的我
- 舅舅
- 我们班的“武林高手”
- 我家人的性格
- 飞花逐月
- 同桌档案
- 谢谢您妈妈
- 飞花逐月4
- 围绕生物学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来进行教学
- 韩海军陆战队士兵窃取K-2**枪击队友
- 中国第9批护航军人收看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直播
- 从矿长到古生物学者:郑晓廷和他的天宇博物馆
- 俄称北约撤离阿富汗后极端主义将威胁整个中亚
- 太空新概念:“生物航天服”
- 外军颇为羡慕:解放军可能建立多达16个MTCZ
- 计算机理论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 浅淡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中医调治
- 直击海军航空兵某轰炸机团:战鹰“空中叠罗汉”
- 计算机理论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
-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讨
- 《走进中医一现代人认识中医的8堂必修课》等
-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
- 腕足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地质意义
-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教案
- 《沁园春·长沙》...
-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死水、赞美(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课设计:《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
- 蜀道难..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案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 《春江花月夜》..
- 《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 外国诗三首(第一课时《致大海》)(教师中心稿)教案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 荷塘月色(教案)教案
-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雨巷(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