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3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记实性的文章。文章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文章先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然后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着力刻画这一人物形象。作者用戏谑的口吻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写她这时“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的神态。她对“我”管得很严,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都说顽皮,动不动就要告诉母亲。夏天睡觉,长妈妈又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没有翻身的余地。这些真切生动的细节描写,活画出了这个人物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作者接着写她懂得许多“我所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饭粒落在地上最好是捡起来吃下去等等,“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至于“长毛”的故事,更让人看到长妈妈的无知和淳朴。这些都可以算“抑”的一面,可以说是在为写《山海经》一事作铺垫。但是,即便是这“抑”的一面,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长妈妈善良的品格,这一点我们从吃福橘一事中看得很明白。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在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作者用相当多的篇幅写了买《山海经》一事。“我”念念不忘,渴望得到绘图的《山海经》,远房的叔祖找不到,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自己去买又没有机会。正在这时候,长妈妈看出来了,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虽然知道说了也无益,但还是告诉了她。没想到,在她告假回来以后,一见面就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消息啊!她根本不识字,她连名字都说不准,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这时候那种激动而又敬佩的心情,他那“新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在心底萌生了!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有些多事,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关心孩子,尽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一个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所以,他称这几本书为自己“最为心爱的宝书”,在长妈妈去世大约30年以后,还撰写文章纪念这位普通的人,表达自己的深切思念。他在文章最后说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对她的深沉怀念。
这篇文章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而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橘时的紧张心情,“长毛”一节的神力等,读后都会让人忍俊不禁。但是,当长妈妈高兴地买回《山海经》以后,作者感情就开始变得深沉而庄重了。这种感情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表达得更为真实而深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金鱼
- 一万个监考老师
- 男子团体乒乓球决赛
- 读《李白学琴》有感
- 助人为乐心情好
- 与阿兴叔相见
- 虚惊一场
- 零的突破
- “酷”哥哥的变化
- 游泳记
- 烧烤
- 我最敬佩的人
- 谢谢您,妈妈
- 《小偷退齐兵》有感
- 女乒乓球团体冠亚军决赛
- 儿童美术才能的发现与培养
- 创新人才培养与中小学德育
- 详述策展和策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 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几点思考
- 中小学并校:政策与策略的再认识
-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设置与分类初探
- 浮雕艺术与宗教理念浅谈
- 高雅艺术如何能更好的在校园中顺利开展
- 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探析
- 新疆少数民族民居装饰艺术研究
- 谈谈各民族舞蹈的风格和鉴赏
- 浅谈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与“素质教育”
- 浅谈思维文化因素在中国工艺美术起源演绎中的作用
- 谈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
- 中小学校长权力运用建设的思考
- 《松鼠》教学设计之45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之3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之2
- 《丝绸之路》教案3
- 《丝绸之路》教案1
- 《松鼠》教学设计之1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之1
- 《少年闰土》课堂实录
- 《丝绸之路》教案2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之2
- 《威尼斯的小艇》2
- 《松鼠》教学设计之2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之1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之2
- 《松鼠》教学设计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