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5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号秋实。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苏、浙江许多中学教书。在大学学习和中学任教时期开始了新诗创作。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影响很大。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开始创作散文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1932年回国,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兼任中国文学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回北京清华大学旧居,1948年8月12日病逝。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是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他出身于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在北大读书时,生活十分贫苦。其间参加过《五四》运动并结识了共产党人邓中夏,但他此时只在“荒郊”中彷徨,未能走上革命道路。在清华任教时,他曾和学生游行,亲历了《三·一八》惨案,写《执政府前大屠杀记》一文进行控诉。他写作《背影》等散文,“意在表现自己”,展示“人生的一角”,发展对人生的批评。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苦闷中埋头研究古典文学。《九·一八》事变,他思想开始转变,曾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战后期,他拒绝到蒋介石政府中作官。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写诗歌颂闻一多,预言在火的遗烬里必然“爆出个新中国”,他还冒危险参加了李闻追悼会。1947年他又冒“坐牢”的危险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任意逮捕人民,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了名。他集成一副“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的对联勉励自己。此时,他生活清苦,一身重病,仍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临终前嘱咐家属:“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班“三豪”
- 小书虫
- 咱们仨
- 好胜的我
- 五年级的“三岁”小孩
- 我的爸爸
- 我的三口之家
- 麻同PK辣桌
- 顽皮可爱的“小丑”--表弟
- 给我影响最深的一个人
- 甲鱼
- 我的朋友“瑶瑶猪”
- 我家的“唠叨王”
- 我的妹妹
- 爱唠叨的妈妈
- 多方努力积极促进新疆对中亚五国的贸易(1)论文
- 中国
- 重复博弈:“合作”实现中美纺织品贸易博弈的双赢(1)论文
- 外贸函电中间接言语行为的礼貌性(1)论文
- 论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及启示(1)论文
- 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1)论文
- 迈向贸易强国之路:构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1)论文
-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1)论文
- 中国蜂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1)论文
- 跨国公司主导国际贸易中的技术生命周期(1)论文
- 服务贸易全球发展态势及我国发展方向探究(1)论文
-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论文
-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论文
- SA8000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1)论文
- 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1)论文
- 《木兰诗》教学设计6
- 《邓稼先》教学设计3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4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8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3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7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5
- 《社戏》教学设计4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5
- 《社戏》教学设计10
- 《社戏》教学设计6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4
- 《社戏》教学设计5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5
- 《社戏》教学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