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作者简介
杨绛,原名杨季康,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少年时代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读书。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当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绛先生的第一部作品为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于1934年初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40年代初,她连续创作了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这两部剧本写作和上演于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当时引起很大反响。80年代以来,是杨绛创作的“新时期”,她以散文和小说两方面的创作成就引起世人注目。其散文代表作《干校六记》出版于1981年,畅销于整个80年代,在港澳台均出版了繁体字单行本,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小说代表作《洗澡》(意即洗脑筋,系国内最早反映知识分子改造的文学作品),出版于1988年,在知识分子当中引起很大反响,作品亦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出版。
作为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写过多篇评析西班牙和英国文学名著的理论作品,如评论《堂吉诃德》、《小癞子》(LazarillodelTormes)和《塞莱斯蒂娜》(LaCelestina)等的文章以及论英国作家菲尔丁等。
作为翻译家,杨绛先生的文学翻译成就卓著,除《堂吉诃德》外,她还翻译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文学名著《吉尔·布拉斯》(AlainReneLeSage)以及古希腊散文柏拉图(plato)的“对话录”《斐多》(Phaedo)等。
跨入新世纪之后,杨绛先生在整理编订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难忘的一天》和《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出版于2003年6月的家庭纪事散文《我们仨》,
则因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笔而深深打动读者,成为2003年的超级畅销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妈妈过生日
- 0
- 运动会一角
- 喜见白鹭
- 胖子学校
- “抢”手机
- 爸爸捉鼠
- 春天交响曲
- 鸭子的历险
- 读《红岩》有感
- 改写《春夜喜雨》
- 未来的家乡
- 游香炉峰
- “砍”价
- 球迷爸爸
- 论中国地理学中的岭南学派(1)
- 长期债权投资转为短期投资的核算
- 城市河流及其生态治理规划研究
- 财权流:财务本质的恰当表述
- 初中生物教学新课导入法
- 浅谈如何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
- 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 企业财务管理中“破窗”理论的应用
- 国家出资者财务管理刍论
- 黄河干流生态与环境需水量研究综述
- 石油企业财会管理浅析
- 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初探
- 地理时空本体研究进展
- 浅析煤矿矿区的综合地质勘探与煤炭资源的开发
-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研究方法综述
- 了解二战
- 《蜡烛》写作特色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蜡烛》问题探究
- 德日两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对比
- 《蜡烛》词语解释
- “第二次收留”之妙
- “法西斯”简介
- 《蜡烛》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南斯拉夫简史
- 史海钩沉
- 《蜡烛》难句解析
- 《蜡烛》探究活动
- 《蜡烛》疑难解析
- 《蜡烛》课文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