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2
《桥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与中国石拱桥比较,感受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4、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整体感知
1、导人新课
很早以前,桥就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桥给我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仅如此,桥还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没有桥,就不会有唐朝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名句;如果没有桥,张继恐怕也写不出《枫桥夜泊》这样流传千古的佳句;如果没有桥,我们也就无法领略“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景象。桥之美早已深深的映入我们的心间。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2、听flash朗读课文。
(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问题:
⑴ 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⑵ 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⑶ 出示图片,联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幅画,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⑴ 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⑵ 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⑶ 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研读与赏析
(过渡)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
1、重点研读第④小节。
(出示学生绘制的四幅图画,四人小组讨论)
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明确:
厚厚实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弱、轻重、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因桥的轮廓精心设计而和谐统一。
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整个环境似乎有了灵气和生命。
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2、美句赏析:
(过渡)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
⑴ 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昧。
⑵ 先四人小组讨论,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
重点赏析以下语句: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过渡)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
《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三、拓展延伸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胜收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千世界吧!
三、作业布置
通过学习本文之后,选择自己家乡熟悉的一座桥,并模仿课文第4段的写法把它表述出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片大蒜
-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 书袋
- 我的表姐
- 我的表哥
- 我是谁?
- 可恶的李清
- 我的“二虫”老爸
- 我的奶奶
- 自传
- 反法西斯
- 我们班有“鬼”
- 五一班的男同学们
- 我家的“牛牛”
- 我的“前座“
- 中国经济论文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发展趋势
-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
- 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 中国经济论文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认识
- 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研究
- 中国经济论文制度因素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 中国经济论文2013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选题
-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何以领跑全球
- 中国经济论文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 中国经济论文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及对明清经济的影响
- 中国经济论文我国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
- 中国经济论文农村改革与发展
- 中国经济论文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小蝌蚪找妈妈》难点教学
- “热闹”一词的两种教法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 生疑 感悟 和谐
- “好个光明世界”的理解
- 《祖国山水多美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祖国山水多美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三
- 《落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多有趣的地方》教学设计之一
- 《最好马上找到他》教学设计之二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 《你今天怎么迟到了》教学设计之一
- 《落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分橘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