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桥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4、德育: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本文形象优美而又富的意蕴的语言。

2、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2、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结合预习情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思考: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哪?

(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归纳: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引导:文章主要写了桥与环境的关系。文章写了哪些桥?这些桥又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呢?

明确: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3、研读赏析:

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重点研读第④小节。)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⑴ 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⑵ 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明确:

⑴ 厚厚实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弱、轻重、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因桥的轮廓精心设计而和谐统一。

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

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整个环境似乎有了灵气和生命。

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⑵ 从色彩的搭配、画面构成(块、线、面)、景物的选择(强弱、明暗、动静等)是否对立统一的角度来判断。

4、美句赏析:

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以下语句:(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师精讲点拨。)

⑴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赏析: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⑵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赏析: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⑶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⑷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赏析: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5、积累迁移:

请同学们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小组讨论后交流,明确。)

明确: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6、课堂小结:

桥是美的,但只有桥的美还不够。美是需要发现的。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太多的美被我们错过了。隔着河的两岸需要用桥来沟通,人与人之间需要用心来沟通。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地架好与他人之间沟通的心桥,同时,自己也要珍惜好这美好的青春,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为自己铺就一条通向美好未来的桥梁。

7、作业设置:

⑴ 仔细观察一座桥,从桥与不同环境的联系中发观美,完成一篇作文。(全做)

⑵ 收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A组同学负责查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话说我班小调皮
胆小的乖乖男
重视分数的妈妈
我的爸爸(三年级)
我敬佩的老师
妈妈的爱
爱的抚摸
我喜欢小妹妹
我的朋友
我的家庭
老师,我爱您
肥仔同桌
古怪老爸
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权利
论民事诉讼证据失权
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反思与重构
正当化事由的刑事政策分析
浅析协议管辖扩大适用对审判公正性的影响
论防治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试论反贪侦查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职务犯罪侦查中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
论公安机关对网络舆论的应对
城市占道停车收费合法化思考
试论我国民事鉴定启动制度的完善
浅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前沿议题和展望
义工组织的监管机制研究
论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体制的独立化发展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五
《要下雨了》识字教学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一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七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及反思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趣中求实 趣中求新——《小小的船》教学评析
小学语文第一册《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八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六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