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9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
2、明确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研讨式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了基本内容及全文的说明顺序。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学习第一、第三部分知识。(一名学生复述基本内容、说明顺序,多媒体显示本课教学重点。)
二、齐读前两段,体会语言准确、生动特点
1、多媒体演示四季图;
2、多媒体显示问题,学生思考:
⑴ 第一段描写自然现象的顺序是什么?
⑵ 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⑶ 从前两段看,本文说明的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⑷ 请选择其中至少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过渡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丰富的物候现象,那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作者又是怎样安排这些材料的?让我们一起探究学习6~10段。
三、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顺序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2、找出段与段之间的连接词,并说明这些词语的作用。
3、指出这几段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4、第九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5、作者安排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四、巩固提高
逻辑顺序包括哪些?
五、拓展练习
排列语序、段序(文字材料)
六、布置作业
1、学生自由朗读;
2、多媒体显示问题,小组研讨、明确。
七、巩固提高
逻辑顺序包括哪些?(多媒体显示)
八、拓展练习
排列语序、段序(文字材料)
九、布置作业
1、收集至少三则农谚,并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想一想:怎样给一个小学生介绍有关“透镜”和“噪音”的知识,并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和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文。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花香鸟语 决定因素 纬度的差异 (首先)
草长莺飞 经度的差异(第二个) 空间因素 主
高下差异 (第三个)
古今的差异(此外) 时间因素 次
【教后反思】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说明顺序有较清的认识,但对于空间因素、时间因素、逆温层的理解不明确,有关纬度、经度等地理知识的了解含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用显微镜做实验
- 元旦500字
- 一个新发现
- 我们的友谊,比海还深!
- 母爱
- 吃榴莲
- 冬之雪
- 圣诞老人
- 我爱我们的节日
- 我认识了时尚龙女
- 春光染绿我们校园
- 感动的泪花
- 听雨
- 小说老爸
- 童年憾事
- 浅谈民族地区大学生恋爱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 浅谈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 试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 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 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中的适应问题及其调适体系探究
- 浅谈对于体育术科考试考前紧张的分析与对策分析
- 浅谈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儿童音乐教育
-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疑虑和存在的问题
- 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
- 浅谈90后高职新生的适应问题及干预对策
- 试析人文素质目标下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
- 探析心理学理论观照下的写字教学
- 浅谈高校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
- 浅谈中介语石化之心理认知分析及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 试论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性
- 9谈生命教案
- 13威尼斯商人(节选)(1)
- 11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 15枣儿教案(1)
- 11地下森林断想(1)
- 15枣儿教案
- 13威尼斯商人(节选)
- 18《孟子》两章(1)
- 8热爱生命(节选)
- 16音乐之声教案(1)
- 7变色龙
- 变脸教案
- 16音乐之声教案
- 18《孟子》两章
- 16音乐之声(节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