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生物介绍:牛蛙
翻新时间:2023-08-05
入侵生物介绍:牛蛙
鉴别特征:体大粗壮,体长152~70mm。头长宽相近,吻端钝圆,鼻孔近吻端朝向上方,鼓膜甚大。背部皮肤略显粗糙。卵粒小,卵径1.2~1.3mm。蝌蚪全长可在100mm以上。
生物学特性:在水草繁茂的水域生存和繁衍。成蛙除繁殖季节集群外,一般分散栖息在水域内。蝌蚪多底栖生活,常在水草间觅食活动。食性广泛且食量大,包括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还有鱼、蛙、蝾螈、幼龟、蛇、小型鼠类和鸟类等,甚至有互相吞食的行为。一年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10000~50000粒。3~5年性成熟。寿命6~8年。
北美洲落基山脉以东地区,北到加拿大,南到佛罗里达州北部。
中国分布现状:几乎遍布北京以南地区(包括台湾),除西藏、海南、香港和澳门外,均有自然分布。
扩散原因和引起问题:因食用而被广泛引入世界各地,1959年引入我国。牛蛙适应性强,食性广,天敌较少,寿命长,繁殖能力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易于入侵和扩散。本地两栖类则面临减少和绝灭的危险,甚至已经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如滇池的本地鱼类,同时对一些昆虫种群也存在威胁。早期的养殖和管理方法不当是造成其扩散的主要原因。国内贸易和消耗加工过程中缺乏严格管理,动物在长途贩运和加工过程中逃逸现象普遍。
控制方法:应加强管理,包括对牛蛙饲养管理许可证、国内贸易和贩运的防逃逸措施以及对餐饮业的控制,以免入侵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改变饲养方式,由放养改为圈养。在蝌蚪阶段进行清塘性处理来控制种群数量。通过正面宣传和收购,捕捉和消耗牛蛙成体资源,以控制其在自然生境中的数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学会了洗碗
- 轮滑的乐趣
- 优秀日记
- 伟大的母爱
- 快乐的旅行
- 我帮妈妈包饺子
- 一把雨伞
- 坚守则刚
- 我第一次写字
- 美丽的慧光公园
- 爱的海洋
- 美丽的秋水广场
-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 我喜欢的动物 猫
- 我的小发明
- 过错
- 法律信仰阻却之解析
- 论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1)论文
- 21世纪中国城市化趋势与经营城市战略(1)论文
- 略论物权法中的第三人保护制度的建构
- 探析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论文
- 数字证据的程序法定位
- 价值分析方法的角色定位
- 有关尸体的民法问题的思考
- 民法的评价功能
- 论债务免除的性质
-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文(1)
-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中国经济再创辉煌的三大引擎(1)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1)论文
- 试论对网上隐私权的保护
- 《长城》教学设计
- 《搭石》教学设计
-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