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2
《生物入侵者》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一)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1、第②节中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2、这两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第①段中画线的“前者”指代的是什么?“后者”指代的是什么?说说它们各自的危害。
4、说出第①段中画横线句括号的作用?
5、第②段中画线的两个词起什么作用?显示了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二)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生物入侵者”并不是都能够生存下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就是强者,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然而更多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自然调节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如果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厄运,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破坏。另外,“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美国众议院已于1996年通过了一项议案,要求各有关机构加强对有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监控,为此,美国政府正在酝酿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1、就第一段概括学者的两种意见。
2、入侵的生物的危害是什么?
3、第一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有 。
4、上文的说明顺序是 ,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参考答案】
(一)
1、不行。运用双重否定有强调作用。
2、上面提到的那几种声音。
3、反问。增强语势。
4、声音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下定义。
5、用心听,就会感到世界的丰富奇妙。
(二)
1、就第一段概括学者的两种意见。
⑴ 人类不应过多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
⑵ 自然调节的过程非常漫长,不能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
2、使本土物种绝种,破坏物种的多样性,给人类造成惊人的经济损失。
3、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
4、逻辑顺序生物入侵将造成自然界失衡,使本土物种灭绝,物种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造成惊人的经济损失,因此许多国家开始采取措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爸爸的手
- 爸爸,我想对你说
- 剑缘之万剑归仙2
- 飞毛腿天才脑袋=何宗玺
- 话说莲音之泪
- 我们班的“小龙虾”
- 个性
- 爱劳动的她
- 小猫米米的故事
- “张栋梁”王子
- 未来的世界
- 畅想未来
- 我喜欢跳舞
- 四川加油!!!
- 诚实的爷爷
-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探微
- 刍议计算机网络营销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 基于角色的计算机软件协作环境研究与实现
- 加快政策创新 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 软件复用在高速公路业务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 例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开发手机软件,提高电能表检定效率
- 浅谈计算机软件安全问题及其防护
- 浅谈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
- 3G技术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工控计算机软件
- 计算机软件的可维护性问题
- 历史影视作品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
- 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维护和管理
- 探讨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检测技术
- 《马》教学设计3
-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10
- 《木兰诗》教学节录分析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8
- 《华南虎》教学设计4
- 《观舞记》教案设计6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6
- 一句有悖传统的翻译——记《口技》教学片段
- 《丑小鸭》自主探究学习
- 《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
- 童真童趣,让我们和鲁迅共唱同一首歌--我这样上《社戏》
-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7
-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13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自主探究学习
- 《安塞腰鼓》教案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