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的发展
翻新时间:2023-08-05
听觉的发展
人的听觉感受性随着人的年龄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虽然各个人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但年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
很多研究一致指出:儿童时期的听觉感受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
根据研究材料,儿童辨别音调高低的能力,从6~19岁之间有显著的提高。如以6岁儿童辨别音调的能力为单位(单位为1),则7岁为1.4,8岁时为1.6,9岁时为2.6,10岁时为3.7,19岁时为5.2。
实验研究表明:人们常常不能用听觉分辨节拍器音响的微小差别,但在实验室中,由于专门练习的结果,人就能够客观地分辨出每分钟118响到120响的振动数。
有人广泛地研究了儿童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声音听觉、言语听觉)的感受性,指出:学龄初期儿童比学前儿童的听觉感受性有一定的增长,特别是言语听觉增长得比较快。这是因为在学校学习的条件下,要求儿童掌握读和写,对言语提出很高的要求,因而言语听觉就很快地发展起来。儿童在学习阅读过程中,必须学会正确地听教师发出的语音,同时,自己也要学会正确地发出语音,因而语音听觉就很快地发展起来。
儿童的声音听觉和言语听觉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作为声音刺激物的词具有更大的复杂性。为了感知词,不仅需要良好的声音听觉,而且需要能在第二信号系统的水平上对这种语音进行复杂的分析和综合。例如,汉语中四声的区别是极为细微的,这种声调的微小的不同常常会导致意义上的很大的差异。(外国人学习汉语时辨别四声是主要的困难之一。)
这种细微的辨别能力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逐渐锻炼出来的。同时,声音听觉和言语听觉又是互相促进的。在言语听觉的发展过程中,有赖于声音听觉的发展;而言语听觉的发展,反过来也能促进声音听觉的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成长记录
- 如此哥们
- 我的“笔迷”姐姐
- 我的“预言”爷爷
- 细说做文与做人
- 她就是我
- 我的妈妈变了
- 大衣
- 我的爸爸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我的五大冤家
- 我家的肥“网虫”
- 快乐+无聊=我!
- 偶家的“活宝”―我的老妈
- 最照顾我的人
-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分析
- 浅谈中西部开发的意义
- 建立农村合作组织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理论综述(下)
- 新经济与传统理论
-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
- 2008奥运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分析
- 新经济对中国带来的影响
- 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研究
- 正说反说新经济
- 行为经济学
- 探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 对循环经济与和谐发展的研究
- 浅谈行业协会如何应对反倾销
- 布莱恩•阿瑟的新经济思想评述
- 《明天,我们毕业》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理想的风筝》教案之五
- 《莫泊桑拜师》课文原文
- 《夹竹桃》课课练
- 《莫泊桑拜师》说课材料
- 《理想的风筝》教案之四
-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 莫泊桑简介
-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实录之三
-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在课堂里流淌着诗意与激情
- 《孔子游春》教案之五
- 《孔子游春》课文理解
- 走近孔子,走进文言文我教《孔子游春》
- 《明天,我们毕业》第二课时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