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还是训为“落花”的好──《桃花源记》里“落英”的解释

还是训为“落花”的好──《桃花源记》里“落英”的解释

《重释“落英”》一文(以下简称龙文),认为课本对陶渊明《桃花源记》里“落英缤纷”中的“落英”解释不正确,应进行“重释”,“落英”不应是“落花”的意思,而要解作“初开的花”。并参照屈原《离骚》中的那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为证。笔者认为龙文于理于据均不足为训。

笔者暂且按下《桃花源记》里“落英缤纷”。其实,龙文引以为据的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落”字解释为“坠落”应该确凿无疑,因为上下两句中“坠露”“落英”,“坠”“落”相对,本应没有疑问。但宋人好奇,竟提出“落英”解作“始花”,并据以《尔雅》为训。“始花”说始自北宋王安石诗“残菊飘零满地金”纠葛事,宋人除了以《尔雅》为据的训诂证据外,还有来自美学上的论证,认为“《离骚》中所提到的服饰饮食,都是为了表现诗人‘余独好修以为恒’的思想品德的,他当然不会去吃那已经凋落了的菊花”云云,这样的理由根本难以令人信服,何以“好修以为恒”,就不能吃“已经凋零了的菊花”?有清一代和众多近代现代的训诂大师聚讼,基本已成定论,笔者不再一一列举。(欲知其强,可参见清代蒋骥、徐焕龙、近现代游国恩、钱钟书、闻一多、陈抡等有关著作)

至于陶渊明《桃花源记》里“落英缤纷”,则从来没有过纠葛。近来有一些人主张“落英缤纷”应解释作“初开的花繁盛”,把“落”解作“始”,就更成问题。“落”有“始”训,乃先秦古义。但“落”训作“始”,首先,依照钱钟书先生所言,《诗三百》虽有“落”训“始”之例,却“未尝言草木”。其次,时间已经到了南北朝,“落”字是否还有“始”意呢?那么依照训诂方法,我们必须找到足够的例证,但至少从陶渊明的诗文来看,“落”字已经没有作“始”义解释的。龙文除了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包括许多与之主张相同的人),再也拿不出更多的证据,更没有与陶渊明同时代或其后时代的例证,于训诂的角度讲,即使这句中的“落英”的确可以训作“始花”,也显然属于孤证,难作为凭。可是我们统计了一下陶渊明诗文集,“落”字一共出现8次,除去“落英缤纷”一条不记,其余7次均为坠落、陨落义,没有可以当作“始”解释的。请看:

《归园田居》:“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又:“常恐霜雪至,零落同草莽。”

《酬刘柴桑》:“门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

《杂诗》:“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又:“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闲情赋》:“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有风吹君帽堕落。”

以上7例,“落”字作坠落、陨落解释,灼然无疑。准此,《桃花源记》中的落字也不可能忽然变为“始”的意义。而这正是王力先生所说:“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词的意义是被社会制约着的。”我们不能离开语言的社会性和时代特征,对词义进行随意的解释。训诂中固然不能以今律古,同样也不能以古律今。

我们再从版本学的角度来看。陶渊明《桃花源记》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句,“芳草”二字,亦有版本作“芳华”的,如曾集刻本,鲁铨刻苏写大字本,旧题陶潜撰《搜神后记》引《桃花源记》,都写作“芳华”;孰是孰非,姑且不论。而且,今天所传的《陶渊明集》为北魏阳休编集的,阳氏自谓他之前陶集传本已经有三种至多,互有异同。从这里传达出一个信息,《桃花源记》有可能只写花而不及草的。如我们采用另一版本的《桃花源记》正文,则可以推断,陶渊明用“芳华鲜美”表现树上的花朵,“落英缤纷”描绘落地的花瓣。由此龙文认为“落英缤纷”从美感上说落花有衰败感,有悖《桃花源记》文本展现一个春光明媚、生机勃勃、景色异常的美景,如把“落英缤纷”理解为落花狼藉满地,大煞风景的论题,不攻自破。

再则,从美学的眼光来看,为什么“落英缤纷”──即落花满地,就一定是一派衰败零落景象呢?从文学欣赏和美学的角度看,对“落英缤纷”四字随意地进行解释,这种方法不够科学。宋人欧阳修《采桑子》词云:“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胡云翼注云:“狼藉残红──落花散乱,这句承接前句,有欣赏落英缤纷的意思。”可见“落英缤纷”未必就不美,未必就大煞风景。从我国古代诗文还可以引用更多的以“落花”(尤其是凋落的桃花)来表现春光明媚热烈繁盛景象的诗词曲文,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桃花源记》描写的“落英缤纷”的景象:春日日暖风和,桃花边开边落,树上红花缀满枝头,空中粉红花瓣纷飞飘落,地上落红片片,桃花溪水中湿红点点,再有鲜美的绿草想映衬,这是何等的赏心悦目!这就是陶渊明眼中的桃花林。反过来说,假如桃花刚刚绽放,如乳头般隐约缀在枝头,也许就不一定会有“缤纷“的感受。由此可见,不从语言事实出发,单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进行主观臆测,所得结论往往不可靠。

最后,回到训诂学上来。一个字或词在文本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是什么,这是训诂学的任务,本来不应该牵涉到文学和美学上去。“落英缤纷”中的“落”字应训作什么只是个训诂问题,而与“落英缤纷”是否美丽没有关系。龙文用不是训诂学的东西来求证训诂学上的问题,如果不是出于无知,至少也有悖科学精神。对《桃花源记》里“落英缤纷”之“落”

字,绝不宜训为“始”,“落英缤纷”也绝不能解释作“初开的花繁盛错杂”,还是释作“凋落的花瓣满地”为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我会克隆
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信
给葛冰的一封信
我家在雨季
二十年后的一天
家乡,我把你称颂
秀岛春色
死水站
小镇春景图
一张美金
最近比较烦
畅想2008奥运会
小树儿,你为啥长不高
我理想的校风
人应宽容
可持续发展概念下的道路交通现代化建设(1)论文
对道路运输管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1)论文
城市交通枢纽交通换乘分析与客流组织评价研究(1)论文
对包神铁路钢轨探伤与行车安全关系的探讨(1)论文
谈广惠高速公路竣工决算编制要点(1)论文
研究公路路基病害的危害及其防治(1)论文
探析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入点”(1)论文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的交通监控系统(1)论文
城市换乘枢纽交通组织方法探讨(1)论文
探讨内河小型船舶常见事故及预防(1)论文
深圳市物流产业发展途径探索(1)论文
北京现代化交通体系发展研究(1)论文
汽车化导向交通对土地利用影响成本研究(1)论文
对垦区道路运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探(1)论文
研究提高我国道路运输网络经济效用的对策(1)论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看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
把握课文特点 引导自主学习──《看雪》教学设计
务实与务虚的辩证──《看雪》教学设计点评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
《看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