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5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汉族人。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具体是什么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迎接大恩人
- 暑假生活剪影
- 我身边的“灰姑娘”
- 难忘的一个人
- 助人为乐的方爷爷
- 夸夸我们的门卫
- 爱在不经意间
- 我爱money
- 含泪的笑
- 自我画像
- 他真能干
- 好邻居
- 我调皮的表弟
- 谢谢你,萍水相逢的人
- 最伟大的人
- 试论防范与控制政府审计风险(1)
- CPA审计风险与职业责任承担之研究(二)(1)
-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内容和方法(1)
- 内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方式(1)
- 通过远程审计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1)
- 如何撰写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1)
- 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经验探讨(1)
- 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成本研究(1)
- 浅议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1)
-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与我国财政审计的发展(1)
- 关于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构想(1)
- CPA审计风险与职业责任承担之研究(一)(1)
- 对完善企业财务报告的粗浅看法(1)
- 浅谈企业短期行为及其审计(1)
-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1)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 《观潮》教学设计3
-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同步达纲练习
- 《答谢中书书》基础知识题
- 笔卷江涛,墨泻江潮──《观潮》赏析
-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 《观潮》教法指引
- 《记承天寺夜游》基础知识题
- 《短文两篇》课时训练
- 《短文两篇》课内语段阅读题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 《短文两篇》课外语段阅读题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