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究竟有多大
翻新时间:2023-08-04
核舟究竟有多大
课文中是这样表述核舟的长度和高度的:“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八分”有多长1古代的“分”和现代的“分”相同吗?“二黍许”又究竟有多高?这是每个读者都会产生的疑问。
我国古代历来有“累黍定尺”的做法,《汉书·律历志》明确记载:“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于谷柜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黍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粒黍的长度约为一分,一百粒黍累加起来的长度即为一尺。黍,又称黍子,多为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有白色、黄色和褐色三种。古代,我国北方栽培较多,供食用或酿酒,现在种植很少。作者用“二黍许”来表述核舟的高度,在当时是通俗易懂的。
古代的一尺到底有多长?清代的《律吕正义》中有这样的记述:“且验之今尺,纵黍百粒得十寸之全,而横累百粒适当八寸一分之限。”由此可见,清代以前是横向累黍百粒为一尺,而清代则是纵向累黍百粒为一尺。有人曾做过实验,黍子横排一百粒约合23厘米,纵排一百粒则为32厘米。也就是,清代以前一尺长约23厘米,清代一尺长约32厘米。一九七五年,我国天文史学家伊世同先生,从元代制造的铜圭残件上发现了当时量天尺的刻度,通过考定,一尺长24.5厘米
(选自《文物》1978年2期《量天尺考》)。
《核舟记》一文的作者魏学洢及核舟的雕刻者王叔远均为明代人。明代的度量衡基本延用了元代的标准。我们姑且以元代的一尺长24.5厘米即一分等于0.245厘米来推算核舟的长度和高度,那大约是1.96厘米长,0.49厘米高。
搞清楚核舟究竟有多大,这篇课文的思想底蕴会尽显庐山真面目,不言自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狐假虎威》续集
- 星际争霸战
- 大话《毛遂自荐》
- 观秦始皇兵马俑后感
- 小康生活的我
- 第一次跳水
- 今天,我真高兴!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森林里的音乐会
- 拯救世界
- 小花朵淘淘
- 水妖精
- 我的小不点儿
- 可爱的小女孩
- 我的文明之家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考
- 加强区、县工会财务管理的思考
- 刍议财务管理创新的路径
- 绿色财务管理的产业组织行为分析
-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缺陷及解决对策
- 高校财务资源优化配置的探讨
- 浅析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目标
-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浅析等
- 新形势下高校规范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 论研发深海捕捞技术的重要性
- 企业金融资产管理论略
- 认清形势全力以赴做好工会财务管理工作
- 浅谈现金流量表的指标分析
- 发挥财务管理在提升企业价值中的作用
-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初探
- 2 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实录
- 3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 16 云南的歌会教案
- 13 旅鼠之谜教案
- 《小石潭记》说课稿
- 《雪》教学设计
- 1 藤野先生教案
- 17 端午的鸭蛋教案
- 14.《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 18 吆喝教案
- 4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 16 云南的歌会教学反思
- 27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 5 再塑生命教案
- 《信客》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