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核舟记》同步达纲练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器皿(mǐng) 轩敞(chǎng) 箬篷(ruò) 糁之(sǎn)
B、贻余(yí) 二黍(shǔ) 峨冠(é) 两膝(qī)
C、多髯(rán) 衣褶(zhě) 倚之(yǐ) 椎髻(zhuī)
D、虞山(yú) 壬戌(rèn) 篆章(zhuàn) 甫刻(fǔ)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C、左手倚一衡木
D、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 罔不因势象形( )( )
② 尝贻余核舟一( )
③ 盖大苏泛赤壁云( )
④ 高可二黍许( )( )
⑤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
⑥ 其两膝相比者( )
⑦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
⑧ 珠可历历数也( )
⑨ 其人视端容寂( )
⑩ 其船皆稍夷( )
⑾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
⑿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神情与苏黄不属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6、下列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 )
A、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B、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C、苏、黄共阅一手卷
D、孔子云:何陋之有?
7、翻译下列句子。
①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标出下边句子的朗读停顿:
① 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9、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D
3、① 顺着、就着 雕刻
② 曾经
③ 泛舟
④ 大约 上下
⑤ 缓缓地 起
⑥ 靠近
⑦ 举
⑧ 分明可数的样子
⑨ 平静
⑩ 平
⑾ 清楚明白
⑿ 满
⒀ 挑选 长而窄
4、B
5、C
6、C
7、① 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种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 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③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八分多点儿,高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④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⑤ 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8、① 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9、 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水草
- 我的“虫子”老爸
- 我收获了勇敢
- 打扫卫生
- 下雨了
- 去森林公园玩耍
- 妈妈对我的爱
- 弄虚作假的教训
- 我
- 冬天
- 可爱的小金鱼
- 运动会
- 环保家园
- 课间活动
- 快乐的星期六
- 四条规则助解文言文
- 拔河比赛的制胜法宝
- 古代运输有绝招
- 春回大地话立春
- 清欢自从细中出
- 争渡,争渡,人生目标何处?
- 靠“扭”前行的扭扭车
- 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索过程
- 你无法叫醒装睡的日本人
- 骑着单车学物理
- 为什么要用两只眼睛观察
- “用心灵看世界”作文导写及例文
- 让人“苦恼”的摩擦力
- “没有细节的时代”新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
- 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及运用
- 美丽的小兴安岭
- 人教版小学第五册第六单元教案
- “ 与 书 交 朋 友 ”课堂实录
- 曼谷的小象(第二课时)
-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 《小马过河》教学谈
- 我家的房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军神》说课稿
- 《假如我是……》作文教学设计
- 海底世界
- 爬天都峰
- 《写日记》教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
- 《我家的房间》教学设计 第2课时
- 小稻秧脱险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