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3
《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1、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诗中哲理的理解;
【基础知识】
1、作者生平;
2、泰山的有关知识;
3、字音、字形;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5、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好,读得很好,比开始有很大的进步。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因景而生情,这是客观因素;有没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呢?当时诗人二十几岁,这也是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
齐读。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哪个同学能说两句。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哪个同学将它背一下?其中有两句诗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意境相似。哪两句?“
同学们一齐将这首诗再朗读一遍,领略诗中美景,感悟诗人的豪情。
这首诗写得很美,下面我请同学来谈一谈自己学了这首的感受。按照“我最欣赏诗中这一句……,是因为……。”格式说一说。
说得都不错,课后将这首感情背诵。课前,我让同学们找一关于泰山的资料,有没有找到?下面我请同学拿出来读一读。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小结:很好,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我请同学来总结一下。好,下课。
2、布置作业:当堂检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my best friend
- 英语日记范文
- 冬天
- My sky
- My Mother
- summer vacation
- 假英语日记范文-January 29 2010
- 诞礼物(Christmas gifts)
- 我的老师(My Teacher)
- 我的元旦(My New Year's Day)
- 一次过圣诞节
- 学英语日记附教师评语-lucky day
- The stars
- 学英语日记附教师评语-Today
- 的圣诞节My Christmas Day
-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站内脱轨原因及启示
- 由互利性规则到政府的出现
-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规划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咨询过程投资控制探讨
- 新制度政治学:研究范式的复归或更新?
- 从人身依附到个体理性的成熟——“农民中国”及其解体
- 制度背景下的监督效用
- 市场、国家与社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作用的限度
- 霸权·秩序·规则
- 中国城市地铁规划论及科学价值决策原则
- 浅析轨道交通地下站的中庭建筑设计
- 面向agent技术在城轨交通自动监控数字仿真中的应用
- 上海轨道交通M8线ⅠC标施工技术
- 直线电机系统线路缓和曲线长度取值分析
- 加强线网规划 突出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骨干地位
- 《桥》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桥》重点字词的意思
- 《桥》考点练兵(二)
- 《桥》重难点分析
- 《梦想的力量》老师语录
- 《桥》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桥》重点字词梳理
- 《桥》老师语录
- 《桥》整体阅读感知
- 《桥》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桥》重点问题探究
- 《金色的鱼钩》写作指导
- 《桥》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梦想的力量》重难点分析
- 《桥》考点练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