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3
《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1、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诗中哲理的理解;
【基础知识】
1、作者生平;
2、泰山的有关知识;
3、字音、字形;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5、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好,读得很好,比开始有很大的进步。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因景而生情,这是客观因素;有没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呢?当时诗人二十几岁,这也是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
齐读。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哪个同学能说两句。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哪个同学将它背一下?其中有两句诗和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意境相似。哪两句?“
同学们一齐将这首诗再朗读一遍,领略诗中美景,感悟诗人的豪情。
这首诗写得很美,下面我请同学来谈一谈自己学了这首的感受。按照“我最欣赏诗中这一句……,是因为……。”格式说一说。
说得都不错,课后将这首感情背诵。课前,我让同学们找一关于泰山的资料,有没有找到?下面我请同学拿出来读一读。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小结:很好,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我请同学来总结一下。好,下课。
2、布置作业:当堂检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自白
- 小说
- 风云人物谱
- 我的爷爷
- 我的爸爸妈妈
- 都怪老师
- 我的爷爷
- 朋友啊
- 她是……
- 我的爸爸
- 我的老爸“书”
- 我的幽默老爸
- 我的好朋友
- 我发现了一位“变脸”老师
- 妈妈,我永远不会忘记您
- 后殖民地英语文学评论的解读
- 《红楼梦》人物绰号撷趣
- 从心理角度谈《红楼梦》中十二钗的典型人物
- 对国内企业大学的理解浅谈
- 关于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思考研究分析
- 从《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看其人物形象发展的源流
- 品读《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 《红楼梦》中人物的服饰与地位
- 企业文化建设误区浅析
- 《西游记》人物姓名研究
- 《阿Q正传》中Q及D与O
- 现代企业发展与规范化管理之路试论分析
- 初创企业文化环境的理论视域及构建的研究探讨
- 浅论《红楼梦》中人物晴雯
- 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学习的动因分析浅谈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游褒禅山记
- 《滕王阁序》美读教学设想
- 寡人之于国也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滕王阁序
- 我有一个梦想
- 中国当代诗三首
- 中国现代诗三首
- 中国现代诗三首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滕王阁序 教学设计示例(二)
- 说“木叶”
- 过秦论
- 烛之武退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