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4-12-18

《三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2、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背诵全文。

2、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吧!(谁喜欢旅游?)你都到哪儿旅游过?能不能给大家谈一谈?(……)

大家小小年纪,游览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免费的旅游,去欣赏一下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

播放《三峡风光》(配解说词)

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的诗文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一番景色。

多媒体:题目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

⑴据范读标出你误读或不会读的字的音。

⑵据范读划出朗读的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一遍(互相听一听)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关键要闯过字词关?

展示字词(正音正字)(不举手,谁会了就大声读出来)

阙(quē)叠嶂(zhàng)曦月(xī)襄陵(xiāng)

沿溯(sù)素湍(tuān)绝 (yān)飞漱(shù)

长啸(xiào)属引(zhǔ)哀转(zhuǎn)

3、闯过这一关,就能流畅地朗读文字了。可是要读出文章的韵律美,还要注意语句的节奏(请看大屏幕)

⑴根据标示的节奏,自由朗读,遇到困难,可以同桌互相请教,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⑵大家读的都很好,哪些同学能给全班同学读一读

⑶全般齐读(以这些同学为榜样)

好,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初步感知了文章的韵律美,可要读出感情,还要了解文章的内容。

三、合作学习

1、以六人为小组,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圈点翻译文章(小组不会的字、词、句挑拣出来,我们共同解答)

2、展示:检查检测结果

⑴通假字:

略无阙处 通“缺”,空缺

哀转久绝 通“啭”,声音转折

⑵古今异义: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冲上,漫上)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真,实在)

⑶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⑷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象屏障一样的高山)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风(奔:奔马,衬托夏水顺流行舟之快)

素湍绿潭(素:白色的;湍:急湍;急流溅起的雪白浪花)

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着清波;倒影:倒映着影子)

清荣峻茂(清:指水;荣:指树;峻:指山;茂:指草)

哀转久绝(转:婉转;绝:消失)

3、大声读出你的译文,体会三峡的美。

4、了解了文章的内容,我们再读课文感受三峡之美(齐读)

用“三峡的 美,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三峡美在哪里呢?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四、课堂小结

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

五、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并背诵

二、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作者描绘三峡的美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山、水)

2、找出描写山和水的语句,分别做好记号,大声朗读出来。

3、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展示:“两岸连山,……曦月”

关键词:连、无阙、重、叠、隐、蔽

特点:山高岭连,遮天蔽日

齐背此段,注意这些字要重读。

4、再来看水,找同学将描绘水的语句朗读出来,其他同学思考:

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季节顺序;由旺到枯)

⑵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词。

夏: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险

春冬: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趣

秋: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悲

⑶同样是写水,作者所用的表现一样吗?你能说一说吗?

夏──层层铺展──险

春冬──动静结合──趣

(春冬水涸之季,下滩之水雪浪飞溅,此为“素湍”;水清流缓可谓“绿潭”。“素”“绿”色彩相同,“湍”与“潭”一动一静。岩崖、云朵、蓝天、于碧水中可见,令人有无限遐想。更以“清荣峻茂”四字状物,水清、树荣、草茂互相辉映,大自然充满生机。“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清荣峻茂”的三峡美景自然会使人产生“良多趣味”,而三峡的春冬之景毕竟只是在热爱祖国山川的人眼里才益发显得“清荣峻茂”。读到此处,使人油然而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

秋──侧面描写──悲

(“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并不点出“秋”字,而是以一个“霜晨”又以“寒”、“肃”二字渲染,三峡秋景遂变成清寒之景,给人带来的心情也是凄凉之情。

作者不再写山、写水,而写猿鸣,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人们身处此时此地的伤感。)

5、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注意重读字。

6、通过我们的分析,朗读我们已经体会到了作者笔下描述的三峡的美,下面,我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文中的内容,为游客写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

三、拓展延伸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

展示图片及说明: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得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09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2009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资料,展开想像,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四、课堂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地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五、板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繁华与冷清
娘子关
美丽的合江门
秋天
校园一角——荷花池
茶乡放歌
校园一角
春来了
教室的变化
校园秋景
我爱我的家乡--太原
且说泸定桥
我爱我的家乡
四季的风
秋天的校园
关于西部地区高校“国际会计”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简析MATLAB教学模式的几点探讨
试论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关于中美一流大学校长的比较与思考
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
关于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
试论高校中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的角色
关于电机专业方向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探索实践
关于工科物理专业“量子力学”教学改革探析
试论电力工业标准的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简析电力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关于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展望
关于高职数控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高校教务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
由《跨越百年的美丽》想到的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案例
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杂谈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
居里·夫人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千年梦圆在今朝》相关链接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丽》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