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评《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文言文,作者是清代文学家张岱,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冬天在西湖看雪的美景,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领着学生理解生词,串讲课文内容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郭邵慧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与新教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中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
我认为本节课的新教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热身: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课文常识、生字注音、生词意义。为下个环节领会课文意义、品读课文语段以及探究学习扫除了障碍,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
2、品读:本文改变了文言文的字字串讲、句句分析的方法,而对一些好的句子进行品读。通过品读学生领会了文章的意义、意境以及句式美如音韵美并学会了什么是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提前夸张这种修辞方法。通过品味、赏析让学生真正感悟祖国河山的美好可爱并体会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力。
3、探究学习:本节课在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时,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对典型句子的分析抓住了对景物白描的写法,领略到这种写法能抓住事物特点、语言精练、准确。同时用了排比句式。使句子整齐有气势读来朗朗上口。
4、积累与交流:在品析课文探究学习之后、郭老师又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有关西湖的诗句互相交流一下。这时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和同学交流,有的说出了“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状浓抹总相宜”等等。真正达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效果。这一环节的设置使学生运用了学过的知识,也尝试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
此外,郭邵慧老师在语文组来说,可以说是一名年龄偏大的中年教师,对于一个老教师来讲,郭老师能积极的接受新课程理念,运用新教学方法,可贵的是她在教学过程中制作了新颖实用的课件,使本节课真正达到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效果。
如果本节课在过度语和结束语方面在自然亲切些,效果就会更好。另外郭老师口语中经常有“那么”重复出现。也多少影响了她语言的简练。虽然这些并不影响本节课的整体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洗碗
- 吃烤肉
- 参观世外桃源
- 难忘的环保夏令营
- 游泳
- 桂圆
- 爱喝酒的爸爸
- 小蝌蚪
- 小兔的一天
- 羞愧
- 游龟峰
- 一次有趣的游戏
- 小鬼当家
- 我的新铅笔盒
- 我心爱的芭比娃娃
- 别出机杼亮新番,集腋成裘著益卷
- 以《建国大业》为例探析“红色影视”的德育功能
-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
- 缺灵不成丑,失稳难为戏
- 秦腔艺术的特点及功能刍议
- 浅谈当代中国电影中旗袍的表现
- 杂剧《陈抟高卧》元明刊本比较研究
- 浅析黑土戏剧的文化影响
- 漫谈京剧从业者的敬业与乐业
- 谈韩流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
- 从《卧虎藏龙》看民族音乐素材在电影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 精神分析视阈下的韩国偶像剧
- 淮剧的情感表演艺术探析
- 评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演出的《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
- 汉服在电影服装中的视觉文化研究
- 《雨点》教案之三
- 《春笋》同步练习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材分析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教材分析
- 为什么雨后春笋长得特别快?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材分析
- 《春笋》教学反思之一
- 《春笋》教案之六
- 《春笋》课文原文
- 《雨点》教案之四
- 《小池塘》教案之三
- 《小河与青草》教案之一
-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材分析
- 《春笋》教案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