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6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采用层进式教学思路──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细节品读体会感情,研读探究明确主旨,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步骤】

一、导读激趣,藤野先生

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引用《呐喊》中的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见藤野前,在东京──与藤野在仙台,相识相处──离别回国后,深切怀念

(明确:从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

三、跳读课文,分析人物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思考: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朗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设疑:

鲁迅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播放电影资料)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前面我们阅读了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一些文字,文中还有一些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2、领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思考: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日本的?为什么又离开日本去了仙台?(出示《自题小像》诗)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研讨交流,教师小结:

⑴ 在东京:

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不学无术、思想腐朽。

所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⑵ 去仙台:

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⑶ 弃医从文(显示图片和电影资料)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⑷ 离开仙台,怀念先生:

直抒怀念之情──热情赞颂 高度评价。

藏讲义、怀念付诸行动──挂照片、写文章。

3、小结主题思想。

五、研读探究,明确主旨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

⑴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⑵ “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

⑴ 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抱负与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绪包容在这感慨良多的一句话里面。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⑵ 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浯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而改动后则语意直露,缺乏讽刺意味。

2、学生集体诵渎第5语段,思考:

⑴ 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慨”可以用“因为”替代吗?

⑵ “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

⑴ “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语气。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因为”则表达不出这层意味。

⑵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表露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3、学生自读课文第24~31语段,合作探究:

⑴ 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⑵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

⑶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

⑷ 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明确。

4、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点拨:

语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等。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5、学生齐读课文1、5、21~31、36~38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要求:第1段要读出辛辣嘲讽意味,第5段以轻松亲切语调表现友好之情,24~31段则充满愤激,36~38段应满溢感激。

六、合作研讨,体验反思

1、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争论颇为热烈,对于课后练习一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学生各抒己见,激烈争论。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2、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鼓励。

七、课堂小结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采用选点突破法──由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切入,引出在仙台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几件事情,全面感受先生的形象以及鲁迅留学的感情变化,重点研讨文章的主旨。

〖教学步骤〗

一、介绍鲁迅的主要经历

二、局部切入

你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吗?

(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

三、全面感受

1、在仙台和藤野先生相处还有那些事情?可以看出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以“点”带“面”梳理文章内容)

2、留学期间还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贯穿始终?可以从哪些文段看出?

(贯穿全文的明暗两条线索)

四、重点合作研讨

结合课后练习一的三种说法,学生各抒己见,在研讨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所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菜市场的菜真多呀!
学做蛋炒饭
激动人心的春季运动会
春雨来了
我的房间
春季运动会
春天来了
美丽的校园
可爱的小花猫
老鹰捉小鸡
都是辣椒惹的祸
春风
我的新手表
走在春风里
走在春风里
青年教师培训体会
2011年公司管理培训心得
2011年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幼教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优秀志愿者野外培训体会
职业经理人春节培训班个人心得体会
新进员工集体培训心得感想
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感言
2011年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新教师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岗前培训角色换位活动心得感想
参加村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
时间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寒假校本培训心得感言
教师岗前培训心得感想
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行如何实施经营转型(1)论文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法律地位研究
浅论武汉市城中村改造(1)论文
河南省林业建设的经济功能分析(1)论文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劳动关系学》综合教学改革
数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地方保护及其效应辨析(1)论文
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数学课的实践教学
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论纲
论山西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1)论文
关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开发可行性研究(1)论文
关于体育教师教育方式转变的思考
论赣州模式: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1)论文
汽车企业CRM系统研究与设计构想(1)论文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校排球教学研究
《比本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梅花》教学设计
《识字学词学句(一)4》教学设计
《松鼠日记》教学设计
《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设计
《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设计
《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设计
《我们的玩具和游戏》教学设计
《梅花》教学设计
《书的世界》教学设计
《语文天地》课后反思
《比本领》教学设计
读写吟画——《梅花》教学设计
《绒毛小熊》教学设计
《让我告诉你》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