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2
《我的第一本书》习题精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了一横。”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
父亲让我背书,我一口气背完了。“狗,大狗,小狗,大狗跳,小狗也跳,大狗叫,小狗也叫……”背得一字不差。
父亲跟乔元贞他爹乔海自小是好朋友,乔家极贫穷,乔海隔两三年从静乐县回家住一阵子,他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
父亲对我说:“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这样,送给人家的书怎么好意思要回来?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写上名字。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
1、为何“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问清“半本书”的原委后,为何“深深叹着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又为何要装订成“两本完完整整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联系全文,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的是那半本书?你的理解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父亲听说第三名是连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的二黄毛,所以对我这个第二名的成绩产生怀疑,因此板起面孔要考考我。
2、这深深的叹气,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
3、这表明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的理解,也来自自己少年时代与朋友相处的友谊体验,况且父亲和乔元贞的父亲乔海:“自小是好朋友”,所以尊重孩子友情是“两个半本”变成“两本书”的原因。
4、说明乔元贞从此失学了,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我们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5、不仅仅指那半本书,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和同学的友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学们
- 老师
- 三大“恶女”
- 鲜花送给妈妈
-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人
- 朋友
- 我和妈妈做朋友
- 我心目中的老师
- 午夜心惶惶
- 女孩子们的旅程(一)
- 我家的白日梦
- “试吃”的启示
- 救救我
- 敬佩
- 一封来自魔幻世界的来信
-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 浅论社区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
- 研究爱因斯坦的“脑城”
- 研究LED支架的EMC封装技术简介
- 日本农村 “三化同步”的经验及其启示意义
- 会计管理新理念
- 浅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
- 研究谱写会计管理新篇章
- 研究神奇的测癌试纸
- 探讨豆腐是“两面派” 过量食用损健康
- 用枫桥经验创新群众工作
-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
- 概述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改革
- 探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 浅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7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8
- 《说“屏”》教学设计3
- 《核舟记》教学设计3
-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2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5
- 《蜡烛》教学设计6
-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2
- 《芦花荡》教学设计10
-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3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6
-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教学设计
-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3
- 《三峡》教学设计13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