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2
用细节取胜──《我的第一本书》教学案例分析
《我的第一本书》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我的第一本书──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的故事,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感受。课堂上让学生了解这些内容就够了,但其中一个小细节是我灵感突发,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试得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特意补叙了乔元贞得一生“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香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什么“出息“呢?
有出息的沿街叫卖,没出息的“我“却成为诗人,这是为什么呢?我准备用此大做文章,针对学生厌学,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举行一个专题讨论会。在讨论会上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徒弟去问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的泡一泡,发一发,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的发酵、加温、很用心的酿造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值多少钱,因人而异。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碗米,谁能说请一碗米值多少钱啊。但是这里有一个规律,我们加工的时间越短,费的心思越少,越接近原来的形态,它的价值就越低。反过来,要使自己的生命有价值,应该怎样做?回到课文,我问学生有出息的沿街叫卖,没出息的成为诗人,这是为什么?有了这个故事的抛砖引玉,学生踊跃发言,说这是作者上学读书的结果。他们也说出自己的心声,自己都是农家子弟,没有什么出路,不能像乔元贞那样,也不能像他们父辈那样;有的说不读书生活在社会底层,不但物质上贫穷,而且还遭人白眼,使人看不起,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等等。学生们讨论的情绪很高,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心声,讨论越来越激烈,最后得出结论──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
我认为这节课比较成功,讨论比苍白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眼睛与眉毛的故事
- 老鼠兄弟的故事
- 一张明信片的故事
- 灰姑娘的故事
- 我的小伙伴2
- 一只猪的故事
- 白雪公主的故事
- 我的小伙伴9
- 自由写作实践
- 小伙伴
- 从《乌塔》想到……
- 我的小伙伴10
-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后传
- 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
- 给王虹同学的一封信3
- 2011年度施工员年终总结
- 建筑工程技术员年终总结
- 建筑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 建筑工程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 建筑工地实习报告
- 土建技术员2012个人工作总结
- 工程技术公司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建筑职称评定专业技术2012年度工作总结
- 通信工程施工员先进事迹材料
- 建筑新人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 有机玻璃和亚克力的区别
- 大学生逃出施工单位的几条路线
- 项目部施工员个人年终总结
- 混凝土修补与调色之清水混凝土调整材
- 2012年某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两只鸟蛋》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两只鸟蛋》学习难点
- 《两只鸟蛋》相关资料 世上有多少只鸟?
- 《两只鸟蛋》重点问题探究
- 《两只鸟蛋》教学重点
- 《两只鸟蛋》教案(一)
- 《两只鸟蛋》范文 小鸟的自述
- 《两只鸟蛋》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两只鸟蛋》写作指导
- 《两只鸟蛋》考点练兵
- 《两只鸟蛋》重点字词的意思
- 《两只鸟蛋》整体阅读感知
- 《两只鸟蛋》教案(二)
- 《两只鸟蛋》训练素材
- 《两只鸟蛋》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