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列夫·托尔斯泰》疑难解析
1、第1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在浓墨重彩的描绘中,主要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如脸庞多毛,用“植被多于空地”来比喻,黝黑脸膛是“皱似树皮”,大胡子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这些句子中不仅有比喻,而且比喻中有夸张,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2、第5段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让我们对托尔斯泰的形象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同时这一段又是过渡段,自然过渡到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上来。
3、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进一步探究,可以认为,写他形貌的矛盾统一,实质上也是写他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列宁就说过,他既是伟大的,又是可笑的(这可能不是课文作者的本意)。本文的重心是落在写他的眼睛上,通过写眼睛来写他的敏察、深刻,写他作为伟大作家的杰出才能,写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
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画肖像画,运笔在方寸之间,却洋洋洒洒,数千百言。在不算短小的篇幅里,作者又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大肆铺排,有时,某一局部,数十句、数百言精雕细刻,给读者留下深刻强烈的印象。之所以能尺水兴波,纵横捭阖,主要得益于比喻、夸张的妙用。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夸张更加突显托翁的形貌特征。因此,本文的比喻和夸张把我们带进无穷想像的空间,让我们尽情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义。可以说,本文比喻和夸张的艺术效果,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喻意深刻,韵味无穷。
4、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
作者说,“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就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这句话与“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自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途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让世界充满爱
- 亲切的鼾声
- 我很幸福
- 桥
- 让世界充满爱
-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 让世界充满爱
- 未来的桥
- 家乡的桥
- E时代网狗Tommy的自述
- 中学生上网的利弊谈
- “和平”号
- 我诅咒战争
- 战争·痛苦
- 一条网虫
- 商铺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 测量心得
- 榆社县政府西旧大礼堂改造工程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
- 风电设备公司生产车间旁站监理方案
- 某校区行政办公楼、图书馆第一次工地会议
- 工程测量实习总结
- 竣工资料归档目录
- 画施工图的心得
- 某社区安置房三期工程旁站监理实施细则
- 测量学课程实习报告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若干规定
- 施工测量放线方案
- 试论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思考
- 居住区工程(高桥)监理工作总结
- 《惊弓之鸟》 知识点精析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
- 《惊弓之鸟》 整体阅读感知
-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1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2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惊弓之鸟》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1
- 《惊弓之鸟》 重难点分析
-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