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8
《列夫·托尔斯泰》同步轻松练习
●作业导航
1、把握外貌描写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2、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有何作用;
3、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作品。
一、基础部分
1、指出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黝黑(yǒu)滞留(zhì)
B、愚钝(dùn)轩昂(xuān)
C、侏儒(rǔ) 炽热(zhì)
D、禁锢(gù)锃亮(zènɡ)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犀利粗制滥造
B、酒肆鹤立鸡群
C、器宇广袤无垠
D、尴尬无可质疑
3、下列加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长着高挑的身材,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B、这对夫妇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
C、臣受此殊誉,诚惶诚恐,感激不尽。
D、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
4、指出没有用比喻和夸张的一项()。
A、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B、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C、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形象,来源于他的大胡子。
D、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阅读下文,回答5~8题: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5、托尔斯泰(1828~1910年),_______国作家。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格?运用这种修辞格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奥地利】斯·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也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加扣人心弦;今天,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好像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9、“风儿……和暖的阳光……冬天,白雪……”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在不容大声说话的地方,描写自然景物的动态,反衬出墓地的宁静。
B、象征伟人将与大自然一样永世长存,更显示了他人格的崇高。
C、由于没有奢华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
D、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活泼的景物可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
10、作者说托尔斯泰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把它们分别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用哪两个字形容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一试
13、结合课文内容对晚年的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晚年的列夫·托尔斯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部分
1、C(rú chì)
2、D(置)
3、B
4、C(作比较)
5、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6、夸张。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生动、形象,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7、它用夸张的手法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8、犀利,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二、提高部分
9、B(原文无“永世长存、人格的崇高”之意)
10、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11、朴素
12、因为是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
13、示例:他的额头像塑像一般线条清晰,两道眉毛似乎是凹进去的,而这两道眉毛之上的额头就好像很突出,他的圆圆的头顶就显得宽阔而有亮光。他的富有光华的白发是柔和的,他的笑容和目光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自我介绍
- 我的同桌冤家
- 致妹妹
- “辣妹”梁静
- 我的外教
- 我的妈咪
- 这就是我
- 我恨我是书迷
- 我们班的“007“
- 假如我是一名捣蛋大王
- 我的孙老师
- “股迷”老爸
- 我们班的另类三杰
- 老师的“特色”
- 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库建设
- 泥鳅池塘养殖高产技术要点
- 档案袋评价的优势
-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 内陆地区《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 黄山太平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 数学课堂更需语言美
- 浅谈快速阅读
-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初探
- 应用型本科高校校内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及绩效评价研究
- 小议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互相渗透
- 池塘设置网箱养殖水蛭试验
- “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思考
- 关于传统纹样回纹在软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 《诗两首》教学设计8——《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5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6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案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5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4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12
- 《诗两首》教学设计7——《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讲导读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1
- 《诗两首》教学设计12
- 《诗两首》教学设计11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2
- 《诗两首-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