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雷电颂》拓展学习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反衬了当今社会官臣惰,贪,写出诗人自己高尚情操的写照,写出那无忧无虑,表达了作者十分向往这种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唐诗解》:“雅兴淡中有致趣。”《唐诗矩》:“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唐诗合选详解》王云翼云:“前是写山居秋暝之景,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见。”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王维的人生大志也隐藏在字里行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个人小天地
- 春节联欢晚会
- 小院的那片菜地
- 这件事情教育了我
- “三国”争霸
- 梦见UFO
- 虹猫七侠闯天涯第四卷
- 考试之前
- 傍晚
- 家有儿女第I部 第1集
-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 我的爆丸小子
- 霸王花——仇老师
- 《下雪的早晨》仿写
- 救死扶伤的医生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排污现状与防治措施
- 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
-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 关于抚顺地区污水回用的探讨
- 某市节能减排的思考与建议
- 我们的地球家园
- 探析人性化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 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
- 探讨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与治理
- 论公路工程的环保途径
- 生态与环境论文
- 创新节能减排论文
- 浅论农药污染与环境保护
- 浅谈我国农村节能减排之潜力巨大
- 浅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
- 《尊严》教学建议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 《夜莺的歌声》教学建议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建议
- 《自然之道》A、B案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夜莺的歌声》教学片段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建议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
- 《尊严》A、B案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建议
- 《自然之道》教学建议
- 《大自然的启示》A、B案
- 《将心比心》教学建议
- 《蝙蝠和雷达》教学建议